腕部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典型的受伤机制是摔倒时手掌撑地,导致骨折。手腕骨折后是什么样子?大多数是闭合性骨折,即局部皮肤没有破损。表现为局部变形、软组织肿胀。前臂由位于拇指侧的桡骨和位于小指侧的尺骨组成。桡骨在近腕部膨大,与腕骨组成腕关节。骨折中最多见的就是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受伤的机制、骨折线的形态,有很复杂的骨折分型。腕部骨折后该怎么办呢?01首先,用一本A4大小的杂志兜住患肢,丝巾悬吊于胸前,医院就诊。02几乎所有的腕部骨折均可通过手法整复获得满意复位效果。手法复位满意后通常采用石膏托固定,目的是制动,防止骨折移位。03冷敷,并抬高患肢。骨折后持续冷敷48小时减少出血,消肿止痛。具体方法是每小时冷敷15分钟。注意是冷敷,而不是冰敷。抬高患肢也是为了消肿。04注意观察患侧手指肿胀及手指末端血运情况。一旦手指肿胀加重,或充血变紫,或感到石膏托内肢体疼痛,说明石膏过紧,需要尽快复诊。情况严重时剪开部分或全部固定绷带,以免发生组织压迫坏死。周更换石膏。通常此时软组织肿胀消退回缩,石膏托变得宽松,失去固定作用,需要更换合适的石膏托。06按医嘱复查。因即使复位满意的骨折也可能发生移位。07对于不稳定骨折或骨质疏松的患者(例如高龄女性),建议手术治疗。研究显示,这类患者,即使是骨折移位不多或复位满意,后期也容易发生骨折移位。分享一个病例:女性,76岁,腕部骨折,手法复位满意后石膏固定。1周后骨折移位。特别提示:不建议小夹板固定。小夹板固定需要专业人员随时调整松紧度,尤其在骨折后的3天内。现今条件下很不容易做到。太松,没有固定效果,容易移位;太紧,容易压坏组织。建议骨质疏松患者、高龄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特别是外固定架治疗,手术创伤小,固定满意,疗效可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fy/10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