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ldquo猝死rdquo后的黄金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3/5784188.html
11月27日,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宁波录制节目时心源性猝死的新闻被刷屏了,看到这个消息真的很难过,可能是因为年龄比较相近吧。据媒体报导,高以翔在晕倒前,还曾大声呼救:我快不行了。所有人都在等高以翔苏醒的消息,都在为他祈祷。可是传回来的确是最坏的消息:在抢救两小时后,医院宣布高以翔心源性猝死。我们一直以为“猝死”离自己很遥远,但实际上它离我们很近。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的这样定义: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很多情况下,它来势汹汹,在几分钟内会夺去了人的生命。它看似是一个突发事件,但所有的这些猝死其实都是有潜伏期的。人民日报曾发文提醒大家,从疲劳到猝死,其实只有六步。在中国,几乎每分钟发生一次心脏猝死事件,而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到1%!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杨新春教授曾说:据估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过劳。我不想去评论高以翔参加的节目强度怎么样,也不想说为了身体健康我们要怎么做,其实怎么做对身体好大家都知道,但是成年人要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哪有容易可言。我想说的是,面对心跳骤停,我们可以做什么。猝死急救的黄金抢救期为4分钟,正确救助“猝死”患者最佳办法是,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在除颤仪拿来之前,可先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CPR)。我在文章《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大原因竟是它?这个抢救法我希望你永远用不到,但必须要知道!》里给大家分享过心肺复苏(CPR)的方法,为了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和操作,直观的教会大家如何正确的实施心肺复苏,我用临床上专门培训心肺复苏的假人,来为大家录制了这个视频,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的学习。

当然了,我不是红十字救援协会的专业导师,所以,为了保证这个教学视频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我特别邀请了咱们公号的老朋友——医院心内科临床博士后、医学博士Dr.Yu,来作为医学专业内容审核专家。下面的专业操作知识的内容部分,也是由Dr.Yu提供。

心肺复苏(英文简称CPR),是目前最值得学习的急救方法,也是很多国家公民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心肺复苏,在具体教大家如何操作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下心肺复苏的原理。

当成人或儿童心脏发生骤停的时候,因为心脏的泵血功能突然停止,我们的大脑缺乏供血供氧,会导致突然的意识丧失,此时也没有正常的呼吸。而且同样因为没有心脏泵血,也没有动脉的搏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及时的抢救,脑细胞和全身的细胞会大量死亡,非常危险。

而心肺复苏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胸外按压,改善循环和呼吸的功能,增加全身器官血流灌注,并改善呼吸功能,所以叫,“心”+“肺”的复苏。

它的原理是:做心肺复苏的时候,能让血液正常泵入大脑,让大脑缺氧的状态得到缓解。同时在每一次按压和抬起的过程中,也能够借助外力,进行呼气与吸气的气体交换过程,缓解缺氧。

现在来说说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其实前面暖妈在视频里也介绍得很清楚了,我再用文字描述一遍。

当我们遇到意外的不幸情况,发现有人突发意识丧失,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拨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打完之后,要立即对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识别。如暖妈在视频里所说,这样的患者意识丧失,此时也没有正常的呼吸,因为没有心脏泵血,所以也就没有动脉的搏动。(暖妈乱入:Dr.Yu也是想告诉大家,对于还有意识、呼吸或脉搏的患者,不要随意进行心肺复苏,切忌别慌乱,要镇定!)

判断的标准和步骤主要是意识-呼吸-脉搏三个方面:

1.判断意识:首先要判断患者是否还有意识,可以像暖妈的视频里那样,通过用力拍打肩部,大声询问“你怎么啦?”,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应。2.判断呼吸:正常人如果还有呼吸,胸廓或腹部会随着呼吸有起伏,也可以把手指放在患者鼻处,感受是否有气流。3.判断脉搏: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患者的单侧劲动脉,感受是否还有脉搏。找颈动脉的时候,可以先摸到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位置),然后左右两指的凹陷处,就是劲动脉。(暖妈乱入:按的时候一定要按单侧,千万不要双侧颈动脉同时按压,容易加重脑部的缺血。)

为了便于大家更容易找到,我给大家在人体颈部解剖图上画了触摸颈动脉的位置,和我们的手势大家可以看得更直观。

然后,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尽快开始有效的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

但一定要注意,是有效的!有效按压=深度和速度

它的原理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将心脏泵出血液进入大脑的,当我们的按压深度不足、或者速率不够的时候,或中间空域时间过久,都不是有效的胸外按压,无法达到抢救的效果。

另外,在按压的时候,要注意下面四个重要因素:

1.体位:在胸外按压前,应该先让患者处于平卧位,比如躺在硬板床或地上。2.按压位置:胸骨中下段,两乳头连线中点,千万别“跑偏”哦!3.按压频率:每分钟-次。也就是说,每1秒钟要按压2次,频率还是很快的。练习的时候是可自行数表。4.按压深度:按压的深度不少于5cm,相当于胸腔厚度的1/3左右。

按压的时候,姿势也非常重要!暖妈的视频里示范的很标准,以膝盖,腰部为支点,做杠杆运动。

切记,千万不要曲肘,要用腰部的力量整体向下按压,而不是用手部或臂部力量。心肺复苏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用对力气才能有效坚持。

第三,除了胸外按压以外,人工呼吸也是心肺复苏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人工呼吸之前,要先对患者进行气道的开放和清理。将我们的一手的掌根部放在患者前额,向后方施加压力,另一手托住下巴,往上抬头,让患者下巴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然后把患者的头侧向一边,打开口腔,清理出口内假牙、呕吐物等有可能阻塞气道的物体。再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人工呼吸的时候,用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深呼吸以后,然后用口部完全包住患者的口部进行吹气。

每次吹气时间不少于1秒,然后观察患者的胸廓是否有起伏。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也就是我们每30次有效的胸外按压,配合两次人工呼吸。

上面的心肺复苏流程是针对成年人的。如果是针对儿童或者1岁以下婴儿的心肺复苏,还是有不同的。

8岁以下儿童的心肺复苏抢救,标准流程与成人大致相同。主要差别是胸外按压的姿势,应采用单手掌按压,深度应控制在5cm左右,另外按压/通气比例应该为15:2。

新生儿以及1岁以内婴儿的CPR流程,判断意识采用拍打足底的方法,另外按压时采用二指垂直按压法(单人抢救)或双拇指环抱法(双人抢救),按压深度为4cm,按压/通气比例应该为15:2。

有些老年人骨质疏松,不要因为害怕肋骨骨折就操作。一定要记住上面讲的关键点,速度和力度都要到位,否则达不到心肺复苏的作用和效果。

毕竟,抢救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拍这个心肺复苏的教学视频,我买了专业的CPR教学假人,也多次请教了心内科专家Dr.Yu。心脏复苏的理念基本上大家都知道,但真正遇到意外发生的时候,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正确操作。

希望大家能把它转发出去,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这项救人的技能,去帮助到更多的人。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们都能学会重要的抢救常识,祝愿所有人能平安健康!

点击“阅读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52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