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疲劳性骨折 > 疲劳骨折护理 > 六战学子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成功
当前位置: 疲劳性骨折 > 疲劳骨折护理 > 六战学子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成功
初试排名第四政治66英语一77专业一专业二
复试成绩80,总成绩78.7,最终排名第七。
好多年没码字了,突然可以静下心来写写这几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竟有些陌生。有多久没有这样平心静气地说自己的故事呢,一切恐怕还得从12年开始说。
目测这会是一篇很长很长的经验帖。前面是我的考研故事,后面是复习经验分享,不想听故事只想要干货的宝宝直接拉到下面哈。
3月17号下午2点面试结束走出光华楼的时候我异常兴奋,告诉自己,这次真的可以了,真的真的可以了。
3月21号下午3点多群里就炸开了,我愣是没勇气去查,我有信心,但我就是怂啊哈哈哈。直到4点男朋友打电话告诉我通过了,我反复问他这是真的吗真的是我的账号吗我通过了吗?我真不敢相信,因为这样的结果这对我来说太奢侈了。
这是我第六次参加考研,第四次参加复试。
我终于通过了。
故事很长。
开始。
一、我的考研故事
1.首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吧
本科: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坐标厦门。当年我读的时候还是三本,集美大学下属的独立院校)
当年高考也考了两次,都是二本中上的分数志愿报砸了掉到三本去,也有人劝我再复读一次,但是当时觉得没劲了,身边的同学都走了。假如可以重新选择,我想我会再复读一次。后来刚到大学也是抑郁了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去了不该去的地方,所幸后来跟室友感情特别好,大学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认识了她们。
也是本科的经历让我决定了考研的过程不再委曲求全,坚决不调剂,一定要去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本科专业:财政学。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专业,这个专业貌似在当时也是比较新的专业,学的东西很杂,金融也学,税收也学,会计也学,贸易也学。毕业以后除了考公务员大概都是去私企里做财会类工作。
专业不是我自己选的,我原本就是想学语言类,家里觉得经济热门,给挑的财政学。所以我一直不喜欢这个学校不喜欢这个专业。
12年大四第一次考研,选的上海财大自己本专业,记得备考的时候问过一位专业课老师,他是上海财大毕业的,我说我想考财大,他跟我说很难,劝我报本校,后来想想他应该是为本校招揽生源考虑吧。我当然不会报本校了。但是那年考研也是酱油了,那一年复习方向完全错误,连书都买不对,还被海文考研坑了好多钱。
12年6月毕业以后就来上海跟男朋友一起了,没有着急找工作,因为住在交大附近,我没事就去交大里转悠,有天不知道被什么触动了神经,想再考,但是我不想考数学,对原来的专业也没什么兴趣。回去认真研究了交大的招生目录,看到汉语国际教育,当下眼睛就亮了,没错,就是它了!
后来认识了一群研友,开始每天一起看书,一起吃饭聊天散步畅想未来,也是乐趣满满。到了10月份开始有人坐不住了,有人退了房子回家去复习,有人开始频繁往网吧跑。最后在自习室坚持复习下来的只有我和另一个男生,那个男生是标杆型人物,每天第一个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特别努力。但是我不清楚他是方法上有问题还是什么原因,他最后的结果跟付出完全不成比例,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十分重要,思路和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思路和方法错了,基本就是浪费大把时间在做无用功。这一年的考研时间我记得还是在元旦以后,年1月5号和6号吧大概。说起这年交大的专业课卷子,我真是无奈。估计只有那一年考了交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考生才知道,那一年专业一的卷子不知道是交大的教学事故还是有意为之,上午考的是学硕的专业一卷子,原本应该是走国家样卷的汉语基础变成全是简答论述,古文更是占了50分(原本应当是10分),总之考场所有考生拿到专业一卷子都是一脸懵逼,以为题型突改。考完专一整个人就不好了,害怕下午的专二也大改题型。结果,下午考的卷子是本应上午考的专硕汉语基础……就是走国家样卷的……于是那一年的初试没有考专业二,考了两次专业一……呵呵……(后来我问过一个那年考学硕的,证实我们专硕上午考的卷子确实跟他们的一样)最后初试成绩可想而知有多差,那年线划到,我考了,应该是排19,记得还没出复试名单的时候,大家联名写了一封邮件给交大的老师,要求鉴于这样(荒谬)的初试结果,应扩大差额复试的比例。后来确实进复试的人很多,被刷的也很多,我也没有成功逆袭。(复试的笔试终于考了专业二的知识……)
记得复试的时候,考完笔试那天,我跟同行的几个本专业应届考生聊了几句,当时觉得自己跟他们差距好大,专业基础知识太欠缺了,一下子没有信心了。还在路上跟男朋友吵了几句,因为当时我就觉得自己这次不行了,满满的负面情绪,男朋友觉得我过早认定自己的失败,怎么劝我我都听不进去。
现在想起来过往那一次次的失败,最根本的原因确实就是我完全没有自信!
13年复试被淘汰了,不甘心,4月份找了份家教兼职,到8月份辞掉,开始全职备考,又认识了一群研友,大部分都是考交大的。这一次备考我总结经验觉得自己专业课基础太不扎实,我把黄廖现代汉语看了又看,又看了复旦出版的张斌版的现代汉语,把自己能找到的汉语基础题都做了,最后专业一考了,非常欣慰。可惜其他三科并不出色,最后总分,那年的线是,我排在中间,还是处于十分危险的位置。
这里要说一件事,是我鼓足了勇气才下定决心要说出来的。13年备考期间,我男朋友在工作上偶然认识一位上海的退休老艺术家(在高校里教国画),我男朋友是做金融工作的,老艺术家热衷炒股,我男朋友帮他赚了不少钱,期间老艺术家说起自己在上海认识不少高校领导,对我男朋友说,假如有什么亲戚考上海的大学他可以帮忙。后来我男朋友就跟老艺术家说有个亲戚考交大某某专业研究生,希望他能帮忙。老艺术家满口答应,说只要过了初试,他去跟交大领导打个招呼就没问题。(期间暗示我男朋友要付出一些什么大家都懂)初试成绩出来以后,进复试是没问题了,老艺术家要走了我的考生信息,说没问题,再次暗示要好处,并强调这好处不是他要的,是高校领导要的。我男朋友先给他送了几千块的礼,并承诺我顺利被录取以后送他一套红木家具。
复试整个过程我还算轻松,因为真的以为有人相助。
复试结束第二天我们还在交大里开开心心地逛了一整天,真的好天真。
几天后出结果了,我没有被录取,事后才知道老艺术家从头到尾并没有帮忙,他以为我能考上,然后我们会顺理成章认为是他的功劳而对他感恩戴德,期间我们送的礼他也自己享受了。
那几天大概是我最绝望的时刻,应该不管对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算是不错的分数,所有人都以为我这次稳上了,连我自己也深信不疑。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出结果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很久,男朋友抱着我,眼里都是心疼,我知道他有多么希望我能考上,他为了讨好那个老艺术家,半年多的时间里隔三差五就给他送礼,到他家里去帮忙(老艺术家跟自己儿女关系不好闹经济纠纷打官司,所以平常家里没有人帮忙)。
隔天我男朋友带着我去找老艺术家,希望他帮我调剂到别的学校。因为我本科不好,调剂很多学校都不要。那天也许是我前一天晚上把眼睛哭肿了,状态很不好。老艺术家调剂也帮不上忙,恼羞成怒,开始指责我,说我形象不好(就是这么直接),根本不适合当老师,一定是我表现太差了,所以交大不要我,总之都是我太差就对了。
我当时就被骂哭了,我男朋友鉴于还要找他帮忙,并没有反驳他,但我没忍住,边哭边回嘴,后来一个人跑开了,跑到附近一个地铁站背后的天桥下,我蹲在一个垃圾堆旁的角落里,哭得不像个人,委屈,不甘,绝望,哭到上气不接下气,哭到不停干呕,给我姐打电话,只会哭,说不出话来,我姐被吓坏了,她大概是害怕我做什么傻事,一直问我在哪,后来让我男朋友来找我。
总之后来调剂也是无果。
其实在我看到结果的那一刹那我就知道了,老艺术家是个骗子,他不会帮我,没人帮得了我,在考研这件事上,我除了自己,谁也依靠不了。
但是他责骂我的那几句话我记了很久,常常一想起来就气愤,不甘,流泪。
我不知道我把这段经历说出来大家会怎么看我,也许觉得我试图去找关系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就不光明磊落。在这以前,我一向是一个坚持在考试中平等竞争的人,13年第一次进复试的时候,我曾经去向一个交大法学院研二的学姐取经(当时找不到汉硕的学姐只好病急乱投医),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快找关系!
我当然找不到关系,也没想到原来考研的水这么深。
所以到了14年我男朋友告诉我有这样一个外力帮助的时候,我是喜出望外的。
又有谁会拒绝呢?
这样刻骨铭心的一场空欢喜,也让我重新审视这个社会,审视考研这件事,审视自己。
如今有机会把这段经历说出来我已经倍感欣慰。
那一年一起备考的研友最终的结果也大多不尽如人意,有初试差一分没进复试的,有过线一分进复试被刷的,有高分进复试被刷的,其中甚至有个交大本校的哥们跨专业考安泰,初试,排名尚可,他事后说其实他也托人打了招呼,但显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他还是被刷了。后来他调剂去了上海师范,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又一次失败,但是我还没有死心,我还想考。
只是交大汉硕两次复试失败,多少有一些心理阴影,我开始重新思考,交大真的值得我去拼吗?再者,汉硕并不是交大的强势学科,我开始认真审视这个学科,自己报考汉硕的真实目的。原来我对汉语教学的所有认识都只停留在那几本复习参考书上,其他的一概不知。
4月份我整理好心情开始去面试找工作,起初频频碰壁,因为我不打算做会计,也已经错过最佳的求职时间,我问过一些汉语培训机构,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儒森、早安等等,那时候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未恢复,这些机构都自己臆造出一个证,什么IPA,ICPA之类的。总之要进他们公司,首先要交-培训费,考过那些子虚乌有的证以后才能成为一名汉语教师。我没去,我找了一份外贸的工作,想着至少能把英语练练吧。工作中的表现得到领导的肯定与赞许,让我又找回了一些自信,也交到了一些新朋友,虽然常常加班,有时甚至加班到晚上八九点,但我却不觉得辛苦,因为感觉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付出热情的事业。我甚至一度想放弃考研了,觉得这样朝九晚六的生活似乎也不错,工作稳定,收入也会慢慢多起来。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吧,换一条路走,也许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然而后来还是辞职了,原因说白了就是老板钱没给到位。嗯,很现实。离职的时候老板说利益上的事可以再商量,但他不诚信的一面我已经看透,被利益伤过的心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再妥协了。
9月,几个准备再战的研友也陆续就位了。老地方,老教室,新面孔,旧面孔,又出发了。
忘了是什么时候决定的考复旦,也许带了一点点赌气的心理,觉得交大你不要我没事,复旦要我。我记得考上交大汉硕的一个女生在建议我换学校的时候,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华师招的是教书匠,复旦招的是才子。
才子。
我有点儿被吸引了,我一直对自己有点迷之自信,觉得自己有一点点小才华,哈哈,见笑了。
换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专业课题型,参考书的大改变。我一直到10月底才基本上把专业二所有的书都过了一遍,记得期间 其他碎碎念:
1.复习一定要有计划性,列计划表,跟着计划走!但计划要合理。
2.复习的时候因为没有带手机,疲劳的时候我会看一些闲书调节一下,去年夏天在当当网买书的时候买错了一套《中国上下五千年》,到手才发现是青少年版,哈哈哈哈,但是翻看了几页之后发现内容不错,故事性很强,于是留了下来,放在自习室里,每天晚饭后看上一二十页,既补充了点文化知识,也缓解了一天的疲乏。
还有就是有的时候会突然心浮气躁看不下书,注意力集中不了,如果是短时间的,我就会休息半天或者一天,彻底不看书,然后就会有愧疚感了,想到自己在家躺尸的时候自己的竞争对手正在自习室里奋笔疾书会紧张得马上从床上跳起来的啊……如果连续几天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我就会做点什么,想办法找回自己的注意力,通常是看一本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因为我看他的书就什么事也不想了,只想快点看完知道结局。通常看完以后我就活了,又能愉快地看书了。(容我在这里偷偷地安利一下刘慈欣的《三体》,嘿嘿,《三体》是我逢人就安利的一套书,是我的心头好,这套书打开了我的新世界,看过之后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能够拜读到这么优秀的作品,大家考研结束以后都去看吧哈哈哈!真的很好看呀!)
3.平时可以搜集一些对自己来说特别励志的文章或者语录,每当你没动力的时候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给自己打打鸡血,或者去看看自己很讨厌但偏偏又比你优秀的人的朋友圈微博,我就经常这么干,每次我就去看那些我很厌恶却又比我优秀的人,然后告诉自己:绝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自己鄙视的人!!于是原地满血复活!
还有就是把真题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每次一看到真题我就紧张,我会问自己这些题都会做吗?上了考场都能答上来吗?一想到这些就觉得自己离成功还好遥远,必须再努力一点!
4.感谢一下我的男朋友哈哈哈,有一个爱我无条件支持我的男朋友是我在这条路上不断坚持下去的重要因素,他是我的天。
结束语:
几年前,我看过一篇文章,标题是《五年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印象很深刻。没想到自己为考研花了不止5年,终于如愿了。下一个5年,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你呢?
最后用从我开始考研就一直自我激励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吧。
我从不担心我努力了不优秀,只担心优秀的人都比我更努力。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就不要追逐梦想。因为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一段时光是忍受了孤独、寂寞和眼光,付出了很多努力,不抱怨不诉苦,最后度过了这段感动自己的日子。
美好的梦想不应该成为执念。
与君共勉。
鸭鸭
7.6.11
“汉硕宝”是中文考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5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