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岁末寒潮来势汹汹,各地开启“速冻”模式,大家纷纷穿上羽绒服、棉鞋等“御寒道具”,但由于衣着厚重,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受到影响,加之雨天路滑,故因摔倒导致骨折的患者数量增加,尤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跌倒骨折会造成严重的身体功能下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疼痛康复科主任石国栋提醒道:雨雪天路滑,尤其老年人,一定要谨慎出行,谨防跌倒。
石国栋建议大家出门尽量换上鞋底粗糙、有条纹的平底鞋,防滑鞋。同时步幅尽量小,速度减慢,但脚要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避免绊倒。并且眼睛要看路,通过增加视觉反馈避免跌倒,千万不要边走路边刷手机。还有双手尽量不要插在兜里,适度摆动能增加身体平衡。老年人平日若有经常性跌倒史,平时就应加强下肢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及步态功能,强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
石国栋表示如果一旦跌倒不可避免,在跌倒发生后,不要贸然爬起来要先估计检查伤势,首先看看主要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疼痛如何,能不能活动等。如果感觉肢体特别疼痛,活动时疼痛加重,如果同时有反常活动,就有发生骨折的可能。医院检查治疗,切忌自己乱揉乱动。如果肢体有骨折,到医院治疗进行复位、固定后回家并不是就开启“天的休养假期”。
石国栋说骨折治疗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其中,“功能锻炼”是被很多人忽视的。不少人都听过“伤筋动骨一百天”,因此在这段期间内动也不敢动,生怕伤到了骨头,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还记得年演员万茜因交通事故导致右臂肱骨干“粉碎性骨折”后康复太快,让不少人惊呼“做了骨折手术这么快就恢复?”,甚至被调侃是“医学奇迹”。但这其中离不开康复早期介入的功劳。
骨折后长期制动,会导致骨折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肿胀、功能障碍等问题,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一旦活动量减少或卧床太久,就会导致各种并发症,而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或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
那么,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呢?石国栋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早期主要是为了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这段期间的功能康复训练主要是在骨折部位周围关节不动的基础上,让肌肉进行简单的收缩和放松。同时,我们还可以搭配一些理疗项目,如超声波、中频治疗、激光治疗等,都可以达到很好的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患肢肿胀消退和骨折愈合。
待患肢的肿胀消退,影像报告显示骨折处有部分愈合后,便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康复功能锻炼,除了继续早期的肌肉收缩训练外,还要进行骨折端临近关节的功能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粘连。
等到了骨折基本愈合,也就是骨折部位达到临床愈合的标准,这时目的是恢复临近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并增强肌肉力量。主要是加强患肢的主动活动和肌力练习,使各个关节的功能能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力量,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全身功能训练、身体灵活性训练以及步态训练。
石国栋强调,康复锻炼应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的进行,骨折的愈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急于求成,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康复训练的内容因人而异,骨折部位、治疗方法的不同,随之进行的康复训练也会各不相同;训练量一般以患者感到微微疲劳,骨折部位不感到疼痛为度。
石国栋还强调心理健康、加强饮食,营养均衡也是必不可少的,骨折的愈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期间,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操之过急。平时也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高蛋白饮食,加速骨折部位的愈合。
公卫中心官微
您全家的健康顾问
长按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