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
相信不少人对运动损伤并不陌生。顾名思义,运动损伤就是由于运动而造成的人体伤害。造成损伤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对韧带、肌肉、关节等部位使用过度而造成病变;二是运动中采用了错误姿势而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运动损伤会有什么症状
①运动急性损伤:急性损伤通常会有肌肉韧带损伤、关节扭伤等,在运动时具有突发性,比如在重力下的挫伤或者剧烈动作的拉扯,内因可能由于运动幅度过大,本身力量和柔韧度不够,外因也能是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周围的环境温度等不适合突然剧烈的运动。在出现急性损伤时候应该伤者在损伤部位会有淤血,肿胀的情况,活动范围也会受到障碍,患者会感觉损伤部位会有剧痛、阵痛或者一直疼痛等。需要进行科学的疗养,保证充足的疗养时间。
②运动慢性损伤:主要有运动疲劳或者急性损伤以后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导致损伤部位出现炎症,出现的症状主要是损伤部位疼痛,气候变化以后关节等部位会有酸胀的感觉等,如果由于运动疲劳损伤还会有心悸心慌等症状,内脏不适,面色异常,头晕目眩等,这种慢性损伤也可能由于训练方法不对,运动时间过长或者强度过高,超过运动极限和运动超载对于身体部位形成疲劳性损伤。
三类人群需注意
①青少年人群:是运动损伤的高发人群,因为这阶段肌肉、骨骼没有发育完全,相对于成年人来说比较脆弱。再加上营养补充不完善等情况,就容易在高强度运动下发生损伤,比如半月板受损、肌肉拉伤、扭伤等都非常多见。
②老年人:受年龄因素影响,体内骨骼、钙质等大量流失,很多老年人都会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进行高强度或长时间锻炼,不仅会对膝关节造成伤害,稍不注意还有可能引发应力性骨折。
③肥胖人群:对肥胖人群而言,通过运动减肥的确是不错的方式。但要注意,由于身体已经严重超重,各关节承受的压力也相对较大,特别是对于膝关节而言,长时间进行高强度锻炼,就会导致膝关节的严重磨损,从而引发关节疾病。
发生运动损伤怎么处理?
运动损伤以后怎么办?
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
“大米(RICE)”原则
可以帮助你处理90%以上的运动损伤
RICE原则
RICE原则就是:休息Rest、冰敷Ice、压迫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按这四个步骤来处理,再加一个Protection保护,前面四个是关键。1休息Rest
运动受伤了以后,是不是要休息?如果您损伤后还继续上场、坚持比赛,本来是轻微的损伤可能会加重,变成重度的损伤,所以损伤以后,第一时间是制动休息。2冰敷Ice
损伤以后为什么要冰敷,而不是做热敷?第一是减少出血,冷敷的话是收缩血管,收缩以后容易止血。第二,能够减少组织水肿,血管收缩,从血管里面出来的液体,水分就会少,水肿也会减轻。第三,冰敷能止痛,能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伤后本来很痛,冰敷以后明显疼痛减轻了。3压迫Compression
也就是加压包扎,减少血管出血,渗出会减少,肿胀会减轻。
4抬高患肢Elevation
抬高患肢的作用是什么呢?抬高伤肢后回血就比较容易,血管的张力就不大,同样血管出血和渗出也会减少,局部组织的水肿也会减轻。抬高患肢要掌握一个度,即高于心脏的水平,但不可过高。5保护Protection
最后一个是保护,也就是制动保护固定。比如关节脱位了,骨折了,那肯定是要固定,不能乱动,否则可能加重损伤。万一把骨折附近的神经、血管给刺伤了,可能会造成肢体功能的丧失,重的可能会引起肢体坏死,从而造成截肢风险。
颈、腰椎等脊柱的扭伤要特别注意,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截瘫或生命危险。一个是要平躺硬板床,颈部固定好。专业固定的有头颈部的支具、担架,一般的扭伤当然不至于那么严重,但万一发生了颈腰椎骨折或脱位,大家一定要特别重视正确的固定与搬运。
另外,就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进行保护,比如野外可以用树枝木棍,球场可以用球拍或其它能起支撑作用的工具,都可以作为临时固定的材料,医院进行处理,以上就是处理运动急性运动损伤的原则——即大米(RICE)原则。
关于运动的一些小知识TIPS1.关于跑步的那些事儿
运动跑步好不好?对你的身体肯定好,可以消耗热量,强化免疫力,维持好身材,提高心肺功能;在心理方面,能够降低焦虑,强化自信,增强抗压能力。跑步会带来快乐。
那跑步有那么多好处,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其实不是,凡事都有个度。美国《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指出,如果你是健身跑步者,你的膝盖或者髋关节炎的发病率是3.5%,远远低于久坐不动的人群(10.2%),但专业的竞技运动者发病率则高于普通人,竟达到13.3%。
跑步只要不过度,对关节的血运增加、软骨、韧带和肌腱的锻炼都有帮助。平时不运动的人突然活动,骨骼、肌肉、韧带、软骨等结构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可能不足,往往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过度运动也会造成“过度使用伤害”,会出现软骨破裂,关节炎症,骨质增生等问题,比如过度跑步者会有膝关节疼痛,俗称“跑步膝”,所以我们要掌握一个度。
TIPS2.进餐后运动还是空腹运动?
进餐后需要较多的血液流到胃肠道,帮助食物消化与养分吸收,如果这时参加运动就会造成血液流向四肢,妨碍胃肠的消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疾病。
体弱者进餐后血压还会降低,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容易跌倒。长期餐后运动容易得盲肠炎。饮酒后不可进行游泳等运动项目。
健康人一般都可以空腹训练,但有血糖调节、心脑血管问题的人慎用。
空腹训练可以加速脂肪燃烧。所以比较需要极限减脂的训练者,可以选择空腹进行有氧和高强度有氧间歇训练。
运动过后的30-50分钟是最佳的进食时间,这段时间内吃东西不容易储存成脂肪,也不会造成胃肠道负担。建议先喝点水再进食,建议优先选择含优质蛋白高的食物。
TIPS3.关于运动中抽筋
平时运动过程当中,可能因受寒、体能不足、肌肉过度疲劳、出汗过多等原因造成抽筋,一般的解决办法是拉伸。拉伸/松解小腿后侧、拉伸/松解股四头肌、脚掌牵拉等。
如何预防抽筋?抽筋本质是体能不足的表现,所以一方面要加强锻炼,另一方面是补充盐水,避免过度脱水。
运动补水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你补得越多越好,运动前四个小时,要补大概ml左右的水或者运动饮料(含5-8%碳水化合物和电解质),在运动前10~15分钟喝大概两三百毫升水,运动中也要补水,少于一个小时的运动量,15~20分钟喝~ml的水就可以了,超过一个小时的运动量,每运动15~20分钟补充运动饮料,这样比较合适。
TIPS4.运动后如何快速消除疲劳
首先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恢复体力。可以适当放松,做做按摩,按摩不仅能使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除,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疲劳。
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不要马上就停下来,否则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引起不良反应。合理安排膳食,疲劳时应注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尤其是糖分和维生素C及B1,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科学锻炼,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医院祝您身体健康!
溢出屏幕的疼!甲沟炎,是怎样“练”成的呢?回顾奋斗百年路启航时代新征程——医院党支部组织开展庆祝建党周年系列活动如何预防儿童脊柱侧弯骨科医生不建议您做的7件事,看看都有哪些……人未老,骨先“疏”!年轻人也要警惕骨质疏松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拨打健康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jc/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