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过了立春,天气依旧“着了魔”一样,寒气逼人,妖风阵阵,让人始料未及!近日,气温更是接近零度,路面湿滑易发生跌倒。摔一跤对于青壮年来说不算什么,爬起来拍拍裤腿,活动活动也就没事了,可对于老年群体来说就不一样了,绝大多数患有骨质疏松的叔叔阿姨,轻微的跌倒就可能导致骨折,甚至危及生命!
为什么上了年纪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年纪大的叔叔阿姨,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更喜欢清淡,把吃粗粮蔬菜,喝粥作为一个整体。这确实是一个好习惯,但却忽视了营养平衡,在生活基本不吃肉类,以至于长期缺乏蛋白质的摄入,导致出现营养不良和钙质的缺乏。此外,许多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也不喜欢在生活中晒太阳,总是担心阳光会加速皮肤老化诱发面部色斑,但事实上,长时间不日光浴,人体容易缺乏维生素D,影响钙质的吸收。如果长期缺乏维生素D与钙的补充,就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何为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疾病引起的一种并发症,当体内钙物质含量丢失骨骼结构被破坏,出现的骨脆性骨折或者低创性骨折,即骨折是从站立高度跌倒导致的骨折,或者是在不能导致正常人发生骨折的条件下发生的骨折。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报告显示,在50岁以上人群中有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会经历骨质疏松性骨折,而骨折不但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还会造成巨大的医疗成本和照护负担。
骨质疏松群体跌倒容易发生哪些骨折?
患有骨质疏松的叔叔阿姨一旦不小心发生跌倒就容易导致这三个部位的骨折:手腕腕骨骨折、脊柱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其中最严重的骨折当属发生在髋部的,髋部骨折可使我们长期卧床、失去生活能力,久而久之,发生尿路感染、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重视骨质疏松,尽早预防与治疗
1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组织并发布了中国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指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3.2%,50岁以上人群为19.2%,65岁以上人群更是高达32.0%;40~49岁骨量减少人群比例超过30%,50岁以上骨量减少人群比例高达50%。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仅高发于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减少的患者也同样是高风险人群,也就是说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可能面临骨折的挑战,这让人非常震惊。因此,骨质疏松问题应该被全民重视!2骨质疏松骨折率逐年递增的原因(1)大家对它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jc/9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