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的初三高三毕业班返校之后,五月上旬即将迎来中小学生非毕业班的开学季。对于初三高三复学,很多地方进行了全员核酸排查。这种主动防疫的行为,给新冠肺炎在校园蔓延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中。广州市对所有的毕业班学生复学检查,只有一个无症状感染者。从检查数据分析,目前新冠肺炎的风险系数渐渐降低。如果没有意外,按照精准防控的原则继续常态化科学防控,我国疫情应该总体向好进展。从疫情统计数据看,今天全国新冠肺炎感染人数是:截至5月3日24时,累计报告境内确诊病例例。累计出院例,累计死亡1例。相比于国外的焦头烂额,我国疫情正在有效防控中进入好积极状态之中。然而,疫情衍生的次生伤害值得我们大家引以为戒。1.运动次生伤害:3天多个孩子中招!开学后,这件事情,别大意!网络图片4月27日,医院(医院)放射科MR技术组长周飘华:近3天来,科室陆续诊断了7例“应力性骨折”患者,这7名患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14~15岁的青少年。放射科主任罗春提醒,随着一些学生陆续返校,突然增大的运动量,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应力性骨折。网络图片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发现,这些返校的初三学生,因邻近中考需要参加体育考试,每天都进行了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最近几天出现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都是14~15岁的初中生,在学校参加跑步等体育锻炼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并加重后就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被诊断为应力性骨折。应力性骨折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当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这些低于强度极限的应力反复持久地传导至骨骼,可引起局部骨质的累积性微损伤,最终导致一种特殊类型骨折。应力性骨折好发于特定人群,以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员等多见。高强度重复性的机械运动往往容易诱发应力性骨折。疫情期间,青少年们参与的体育锻炼有限,返校后,突然增大的运动量让这些骨密度和强度并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们“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网络图片应力性骨折多发在承重骨,伤肢继续受力会导致骨折恶化、治疗的时间延长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无法治愈。休息是唯一能完全治疗好应力性骨折的方法。通常会在石膏或者保护靴予以保护的状态下彻底休息4~8周。一旦医生建议可以开始恢复活动,应遵循医嘱,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2.病从口入的风险广州无症状感染者+2!疾控专家这个实验令人震惊:同一桌菜,细菌竟差这么多。返校学生共同饭堂就餐,病从口入真的就没有一点儿风险吗?记得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都曾倡议使用公筷。那么使用公筷公勺究竟有多必要?近日疾控专家做了个实验,实验结果令人震惊!网络图片浙江杭州市疾控中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所和检验中心测试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后的细菌对比。每道菜都分成两份,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使用公筷,并提前进行了取样保存。严格无菌操作采样后,放入无菌样品袋并迅速存放到采样箱冷藏。此时大家已经等待40分钟。用餐完毕完成取样之后,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育,实验结果显示:对比“公筷”和“非公筷”两组菜品剩余部分的菌落总数,“非公筷”那一组菌落总数,全部高于“公筷”那一组!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菌落总数竟然相差那么多倍!!!网络图片凉拌黄瓜——“非公筷”组的菌落总数是“公筷”组的将近3倍。干锅茶树菇——两组菜品的菌落总数相差17倍!炒芦笋——两组相差将近18倍!!咸菜八爪鱼——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倍!!!专家呼吁:在外就餐时,提倡带上自己的筷子和勺子,它有“显而易见”的好处。3.口罩不是想摘就摘近日全国各地气温上升,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广东更是提前进入火炉模式。网络图片天气这么热,口罩可以摘了吗?由于天气热,有些人在出门游玩时,便摘了口罩。一方面口罩戴着不舒服,同时一路上要喝水、吃东西等,戴口罩不方便;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现在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感觉没必要时刻都戴着了。到底全国何时可以摘下口罩出门?钟南山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还不是摘口罩的时候!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省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疫情防控组副组长栾荣生表示,以下三种情况,一定要佩戴口罩:第一,密闭空间内,如地铁、火车等地必须佩戴;第二,人群密集区,医院、学校等地均需佩戴;第三,密切接触,需要长时间与人密切接触者,需要佩戴口罩。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低风险地区,但不等于没有风险。因此,当下公众仍要做好个人防控,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4.注意保护自己的小心脏痛心!15岁男生戴口罩跑步猝死。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才源中学初三学生复课之后,在4月24日的一节体育课上,小李却发生了意外。小李前后也就两三分钟,他戴着口罩绕着操场跑着跑着,身子向后仰,就倒了下去,头部着地,又反弹起来,体育老师和同学又是拉又是抬。”“他当时在学校跑步佩戴的不是N95,就是普通口罩。”李建表示,佩戴口罩是因为疫情期间学校的规定。“医院给我们出具的死亡证明上就写的是猝死,但具体什么诱因需要做尸检,我们家属不同意,我就想给孩子留个全尸。”李建说,“我到现在也没有琢磨清楚我孩子猝死的原因,只是怀疑是戴口罩跑步引起的,哪能舒服啊?”电周口市郸城县才源中学,一位工作人员:“这个事情已经很清楚了,死亡原因是猝死,我们已经按规定上报。”随后。专家:复学后运动应循序渐进“运动可能是造成小李发生猝死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可能他有一些潜在的心脏方面的疾病没有查出来,一旦运动量大了就会发生这种风险,运动后发生猝死的风险肯定比不运动大。”上海交通大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许之民表示。“戴口罩跑步,确实会影响氧气的吸入,对氧气的供应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至于导致孩子发生猝死。”许之民说。复学后学生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育课的学习,许之民建议,是否有必要佩戴口罩,要根据每个地方的疫情做科学的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不需要戴N95口罩,普通的外科口罩即可。此外,为了避免潜在心脏病患者发生意外,运动量的强度应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强调成绩,重在参与。体育老师也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脸色和身体状况,有问题应该及时停止运动,送医检查。复课除了尽兴学习,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正所谓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yy/10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