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骨折后内固定钢板钢钉断裂,如何避免


不少患者在骨折后,医生会给其做开放性手术,内置入钢板钢钉固定,可是没多久内固定的钢板、钢钉也断了,需要再次手术,这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临床上骨折内固定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我们常见的螺钉固定,克氏针进行内固定,钢板螺钉进行内固定,再就是髓内针进行内固定。骨折后进行内固定主要是起到对骨头进行复位,让骨折部位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而骨折内固定断裂是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很多原因都会到时内固定断裂,不想再次手术,一定要及时避免。

内固定断裂的原因

1.内固定的材料

置入的材料发生断裂是最直接的原因,临床上主要使用是金属,而金属在长期的的局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永久性累积损伤,长期以往,就会出现裂痕和突然发生断裂。目前我们常用的内固定材料钛合金、不锈钢。我们医用的钛材料相比不锈钢在对抗单次负荷的能力较差,但在对抗重复性的能力要优于不锈钢。

2、骨折没有愈合

这时骨折后内固定断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原先骨折部位并没有长好,而我们的内固定本来是想把我们的骨头固定起来,让我们的骨头长好,结果骨头还是没有长好。那么,这个力量就从内固定上走了。这就跟滴水石穿一个道理,这个内固定长期承受,就会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3、过早进行功能锻炼,过早负重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在骨折后我们一般强调患者卧床休息,不要动患肢。如果患者不遵循医嘱过早的进行功能锻炼,过早的负重,就会引发我们内固定的断裂。这是因为骨折后我们的骨头还没长好,用于固定的内固定材料这时承受着比较大压力,如果过早运动、锻炼、负重,会增加内固定的压力,从而增加内固定断裂的风险。

4、意外摔倒,遭受暴力

骨折后一定要防止骨折部位再次受伤,金属抗压能力再强,但也不是无坚不摧,如果一瞬间摔倒,遭受暴力对待,也会增加内固定断裂的风险。所以,骨折后虽然我们的心动能力得到恢复,很多时候已经忘记体内的内固定装置,但还需要谨慎,以防止内固定断裂。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植入内固定后,本来恢复得好好的,结果最近腰痛明显,去拍片就发现内固定的钉子断裂了。

5、术者操作不规范

最后,如果进行骨折手术的医生在进行植入内固定手术的时候,复位不充分,钢板放置不当,螺钉螺孔的选择不合适,违背了钢板的应用原则,操作不规范,也会导致内固定发生断裂。所以,骨折后避免二次手术,医院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手术。

骨折后如何预防内固定断裂?

1、重视内固定物的选择

术前,一定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做好术前评估,选择更为合适内固定物。

2、规范说术中操作

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骨折情况,有条件的可以行CT三维重建,了解骨折部位的情况,判断骨折的严重性,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3、增加内固定的保护

增加对内固定的保护是防止内固定失效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对内固定的保护来防止内固定的断裂。

4、遵循医嘱

骨折后发生内固定断裂一般是由多重原因导致的,骨折后患者要遵循医嘱进行拍片复查,了解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一般来说内固定在骨头愈合后就需要取出来了,如果长时放置,随着肢体活动度增加,也会增加内固定断裂的风险,建议上肢骨折一年后取出,下肢2年后取出。#寻医健康谈#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yy/104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