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李先生向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说他前两天摔了一跤,医院治疗,CT报告显示是左手的手骨折,急症医生当场为他绑了石膏。过了两天,医院复诊。可门诊医生看了之前的CT影像,说他根本就没有骨折。那么,李先生究竟骨折了没有呢?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浩亮展开了调查。李先生说,1月17日下午2点多,因为摔伤,医院就诊。在放射科做CT平扫后,报告显示为左腕钩骨骨折,急诊伤骨科陈医生据此判定李先生骨折,为他绑上了石膏,并开了一些治疗骨折的药。投诉人李先生:“当时(急诊)我没看到下面的诊断结果,我说好像没骨折,他(急诊伤骨科陈医生)当时还“冲”我,说那么大字你不会看吗。”1月21日,医院复诊,骨科门诊的季医生看了同样的CT影像后却判定他并没有骨折,只是特指腕和手损伤。这让李先生没了方向,自己到底骨折了没,这石膏是继续绑着还是赶紧拆了。对此,医院方面表示,急诊时给出的只是初步的CT报告,上面并没有审核医生签字,要以正式报告为准。看看新闻Knews记者陪同李医院,并从影像科拿到了正式报告,结论为左腕关节诸骨未见明显骨折。那么,初步报告和正式报告为何会给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呢?看看新闻Knews记者:“医生我两份报告结果完全不同,一个说骨折一个说没骨折?”放射科窗口医生:“单子我看。”看看新闻Knews记者:“怎么会有这种差别,当时也太不准了吗?”放射科窗口医生:“这是临时报告,以正式报告为准。”同样的CT影像,初步报告和正式报告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医生又如何为患者把关呢?李先生和记者再次到骨科门诊复诊,先出具了那份被判定为骨折的初步报告。骨科门诊童医生:“CT为准,骨折了。”看看新闻Knews记者:“看看这里面CT到底骨折了没有?”骨科门诊童医生:“这不是确诊报告吗?”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还没审核医师审核呢!”骨科门诊童医生:“这报告改过了是吗?”看看新闻Knews记者:“你能把影像调出来到底骨折没骨折?”看看新闻Knews记者:“你让他确诊,我这里不能调影像确诊。”过了一会儿,李先生和记者一起又拿了写着没有骨折的正式报告找这位医生。骨科门诊童医生:“这是正式报告,他们审核过了没骨折。”看看新闻Knews记者:“急诊也按这个报告看,两边完全不一样,不是会影响医生判断了吗?”骨科门诊童医生:“急诊是值班医生,肯定要经过审核的。”看看新闻Knews记者:“那急诊看得急,这不是影响急诊医生判断了吗?”骨科门诊童医生:“他一般会看得更加保险点,可疑的会打个骨折上去。”对此,李先生表示,初步报告不经审核,而这次复诊的董医生和急诊的陈医生一样,都完全依赖放射科的报告,那究竟应该由谁来为患者把关呢?投诉人李先生:“我就想问一下,审核医生为何不签字不审,(医生)也不用看片吗,直接就给我下骨折结论吗?”发稿前,医院方面回应说,他们将认真复查这一个案的相关工作流程,弥补其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看看新闻Knews记者:吴浩亮摄像:王研坤编辑:范燕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yy/1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