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温馨提示雨雪冰冻天气建议老年人不要外


<

倡议:雨雪冰冻天气老年人不要外出

根据气象预报,1月20日至26日我区将有大风降温、雨雪冰冻天气,持续雨雪、低温,老人出行安全问题牵动人心。

瀍河区温馨提示,60岁以上老人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有人陪伴照顾,防止滑倒摔伤;宜穿布底、平底防滑棉靴;上下楼时要小心,最好有人搀扶;走廊过道,要有灯光照明,使老年人走时能看清路面。

各乡(街道)、社区,区直各部门、各有关单位要做好辖区独居老人的关怀帮助,询问日常生活、健康情况,叮嘱注意保暖、安心在家不外出,注意用火、用电安全,有需要随时向社区反应,全力解决。

雨雪天气老年人如何防跌倒

1、小步慢速,遵守交通规则,避开有冰的路面。如果遇到比较滑的地段,降低重心,可以找一些固定物,用手扶着,增加稳定性。

2、选择鞋底纹路较大的鞋子出行,这样可以增加摩擦力,不易摔倒,尽量与亲戚朋友结伴出行,有条件的可以携带专业防滑手杖。

3、遇到雨雪天,骑自行车或电动车的胎气不可太足,适当放掉点气,以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防止打滑。尽量放低车座,降低重心,慢速骑行,与前车保持距离,提前做好下车的准备,进入弯道应提前减速,尽量多用后刹,否则容易发生侧滑。

4、70岁以上、行动不便、视力不好的老人建议出门时尽量使用拐杖。选择适合自己的类型:单脚拐杖适合平衡能力相对较好,且手和上肢有一定力量的老人。如果是平衡能力欠佳、容易疲劳或者步行能力较差的老人可使用稳定性更佳的四脚拐杖或者助行器。

冬季是老年人骨折的高发季节

老年人冬天易骨折主要两方面原因:

自身原因

一、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骨的钙流失加快,骨质疏松越,骨骼强度和刚度下降,稍有碰摔就可能产生“脆性骨折”。

二、老年人由于视听力减退、反应迟钝,动作迟缓,容易摔跤。

外部环境

主要因为冬季气候寒冷,气温较低,常出现雨雪天气,路面湿滑,容易导致老年人跌倒引起骨折。

容易发生骨折的三个部位

腕部,这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当人要摔倒时,多会反射性伸出手掌触地来支撑保护身体。这时,身体的重力会集中在前臂远端的桡骨上而发生骨折。

脊柱,多发生在脊柱的腰椎以及胸腰段部位的椎体。人体骨质疏松发生时往往首先累及脊柱的椎体,疏松的椎体很容易发生形态上的改变,即椎体压缩性骨折。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有的疼痛会放射到腹部,活动受限及驼背畸形。

髋部,主要包括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摔倒时,髋部往往最先着地,收到冲击最大,且髋部软组织覆盖较少,缓冲不够,从而发生骨折。

特别提醒

老人一旦跌到,切不可乱揉乱动,切忌迅速扶起,应在原地认真询问有无疼痛,及疼痛部位,摔跤最易引起桡骨骨折、股骨颈骨折和胸腰段椎体骨折。如出现四肢局部瘀血、肿胀,疼痛严重不能活动,应注意出现四肢骨折可能性。若出现胸腰背部疼痛,严重时甚至出现双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应考虑胸腰段椎体骨折可能。出现以上情况,建议拨打,在有经验医医院进一步检查;如果条件限制,应先用围巾、书本、树枝、木板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医院治疗,施救时切勿随意搬动。摔伤后切不可麻痹大意,部分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应注意摔伤后疼痛、瘀血、肿胀程度,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严重问题。

老年人雨雪天防跌“三字经”

雨雪天,少出门,要出门,防跌倒,

过马路,守交规,路面滑,慢慢行,

穿衣暖,鞋防滑,走台阶,抓扶手,

上下车,要站稳,多留心,保平安。

▼美丽新瀍河

原标题:《雨雪冰冻天气建议老年人不要外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yy/112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