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35766.html腿的金木属性
厦门关伟魁
小时候看小说,内功高强者,可以敛气入骨,久而久之,骨头光洁如玉,如金石坚硬,不惧刀剑,可空手夺白刃。心中好不向往之。
开始学习太极拳后,深有感触。一般人的骨骼在青年期是最完美的,人体骨量在35岁开始走下坡路,40岁到59岁是人一生中骨骼疾病风险升高最快的时期,50岁以后,大约有平均1/3的女性、1/5的男性将遭遇一次会发生骨折。
如果将骨骼比作蓄水池的话,女性在30岁之前、男性在40岁之前,是不断的向里面蓄水的过程,水池蓄得越满,贮备的骨量就越多;到达一定年龄之后,水池里的水开始不可避免的流失,蓄水的能力逐渐减弱,等到蓄水的速度小于流失的速度,就等于坐吃山空,也就是常说的骨质疏松。如下图。
我们常规的饮食,把实物食物转化成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输送的过程是通过血液传送,当人体气血不足,无法把血液输送到距离心脏较远的脚部时,腿部的营养就会逐步缺失,功能降低,直至彻底丧失功能。所以,老话说的“人老腿先老”就是这个意思。
锻炼的目的是强健体魄,让我们每日气血充盈,身体各个部位营养充足,身体的机能正常。各种运动的目的性各有不同,我们太极的运动侧重于轻柔,、灵活,、缓慢,适合各个阶段的类型的人锻炼。但不是代表它没有伤害,可以随便练习,这就错了。她虽然轻松缓慢,但是请记得所有的运动都是有伤害的,只是时间性和相对性而已。
初学者,热身不充分,关节卡涩,运动会加速关节的磨损,使个人的关节提前老化,疼痛感提前到来。反而还不如人家每天慢步运动者。
一般的热身充分了,关节的松活度不够,开胯,松腰基础没有,学习套路时,记忆不准确,动作无法到位(身体做不到),且单腿的支撑时间较多,运动时间长了,也是加速关节老化,比如腰酸,腿疼,抽筋是肯定会出现的。女孩子先天条件好,关节松,柔韧性好,学习太极有优势。
即使关节准备好了,筋脉的张力,拉伸不足,运动时筋脉也会束手束脚,肌肉相互拉扯,无法放松,运动一样很吃力。也就是放松练习。
下来也就是分析关键的行走,这是很关键的。常人习惯了双腿行走,身体是由双腿支撑(或者是短暂交替支撑)。而太极拳的练习运动多是单腿运动,腿的力度支撑力就非常关键。身体强健者,学习过程中支持的时间长点;体弱者,很快就感受到腿的疲劳,接着身体就变形了,外三合做不到后,可能造成磨损加剧,疼痛感很快就体会到了。
这里提出一个假设:腿有两种属性:金的属性和木的属性。
假设一个人重60kg的人,上半身重量为40kg。当这个人年轻时,骨骼健康,这时他的腿是金属属性,腿可以完美支撑上半身;30岁后,开始骨质流失,上半身没有减肥,而且很多人还有中年发福的情况,上半身重量加重,这时腿骨质疏松,到处孔洞,和木头一样,岌岌可危。所以老人会容易出现骨折情况。
30岁以后的同学,学习太极拳时,优先做的是强化腿的力量,让腿从木属性变为金属属性,让我们的根基强壮。接着练习筋脉的舒展,关节的松活,肌肉的放松,然后再练习套路。这样会事半功倍。这样的练习才是会更加有效的。先学习套路可以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学习者在兴之所至时可以有方法的手舞足蹈。大多数练习者得不到练习的反馈或者错误的反馈变放弃了学习,这是非常遗憾的。
物理课中学到,金属的导电性高于木质的原因是电阻小。对应到我们的腿部,当们是属于木的属性时,支撑身体尚且勉强,当然更无法感受放松身体时重力沉到脚底后,地面的反作用力,也就是力从脚起,变成一句空话,她永远无法感受到。
当腿部通过锻炼,从木属性变化,继而接近金的属性时,身体的反馈就会及时出现,走路轻松了,上楼,爬山不累了。这时放松练习,感到腿部与地面力量的相对变化,身心会很愉悦。
金属性的腿部,力量传递更快,感知更明显。医院打针时,一紧张,打针区域的肌肉紧棚,行成阻碍针头进入的防护墙。我们力量也是,身体放松情况下,腿部变为金属性,可以更快的传递到脚底(地面)。反之,腿变为金属性了,但是肌肉紧绷,行成错综复杂的肌肉前张力,力量在传递时层层传递损耗,会造成身体的损伤和力量的浪费。
木属性的腿部,即使放松到极致,承受力也是极小的。就像保险丝,瞬间的力量会撑爆她导体。
木属性的腿在强化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制定合理科学的,符合自身的计划,毕竟每个人体质不同。不要超负荷锻炼,这样适得其反。
我们学习拳的过程中,有主有次,有序有法。健身爱好者,不用追求套路的多少,技巧的难度,只要每周有点进步,有点变化,开心舒畅,健健康康就好!
太极心闲雅,身体轻松松。——吴阿敏太极
网站: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yy/9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