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炎天暑月,喝上几杯家酿啤酒,清凉又冰爽


消暑解馋的好滋味

上月中旬参加了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开幕式中大大说到: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听到这话我第一个想到锅盖窑。

才发现,其实在不知不觉中,

文明的交流与借鉴,

早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方方面面。

▲家酿啤酒

文明的交流,始于传递。

“丝绸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等古老商路,

助推丝绸、茶叶、陶瓷、香料、绘画雕塑等

风靡亚洲各国,

记录着亚洲先人们交往交流、

互通有无的文明对话。”

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信息与传递,

站在历史的长河上,才发现是如此珍贵。

如大大说,

“璀璨的亚洲文明,

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小到一粒小麦,它的迁徙与到来,

让我们的食物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到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活字印刷术,

一个个反写活字,让印刷术进入了新时代。

文明的种子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

见证不同文明的演变,又在某些时刻殊途同归。

就拿这期的的食材小麦来说,

小麦,本不属于我们东亚地区的作物,

它最早起源于西亚的肥沃新月地带,

那时的栽培小麦分两个品种:

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

二粒小麦在向东传播

进入中国古代文明领域的途中,

与当地作物杂交产生新的栽培品种,

才成就了适宜我们国土种植和食用的普通小麦。

如今出现在我们餐桌上的各种小麦吃食,

便正是古代文明交流互通的成果。

一年又一年,刚好到了收麦子的季节,

磨了新面粉,做了麦麦酒。

还酿了不同文化发源的啤酒!

貌似每年都一样收麦子打麦子晒麦子,小时候家旁边还有很大很大的一个晒坝,

夏天白日晒粮食,晚上邻里相亲都跑来晒坝乘凉,唠嗑!

某家做了麦麦酒,就会连盆带碗端过来大家一起分享。

才发现,我也好几年没吃麦麦酒了

小时候还有的卖,

2毛钱一碗,甜甜的带些酒香。

是回忆的味道。

麦子泡一天煮熟放到不烫手就拌入甜酒曲

盖上柿子叶再放个两三天就可以吃了

吃的时候用凉白开冲水,

香香甜。

每年收麦子后都要打新面粉,

用新面粉做各种面食拍摄那天是随便做了个豆角鲜肉包

还有番茄面疙瘩汤,

结果拍摄都还没结束,整整10个包子,被我们四个全部扫光

其实奶奶才吃了一个……

豆角鲜肉包太好吃了

今年还做了啤酒,

这个还是很久以前,闹着让一个会酿精酿啤酒的师傅教的家酿版

这里先不写做法了,因为确实很麻烦,要求太多了

没有酿酒基础一般也做不成功,

要各种控制温度,时间,消毒等

我全部用的国产小麦做的现在已知的成熟啤酒还没有全小麦的。

自己家酿无所谓了。

这也是第一次尝试全部用小麦,

之前都是用大麦和小麦一起做的比较多

啤酒花,我也用的是国产的新疆那边现在大片大片种的都是,

我自己也有种,不过去年没有开花……希望今年七月的时候能看到我自己的啤酒花啊!

麦子有很多很多品种,

啤酒花有很多很多品种,

啤酒酵母又有很多很多种。

现在中国也有一大批爱酒人士疯狂迷恋酿啤酒,

喜欢什么口味,什么香型,

都可以自己尝试组合不同的原材料!

但以上我说的这些,

都仅限于会自酿啤酒的朋友,

没有酿酒基础的暂且不要轻易尝试最好!

一入啤坑深似海!

前后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吧

泡麦子一天,催芽两三天,头道发酵罐里的发酵2个礼拜,

二道发酵三五天就好,

但刚做的啤酒很冲,可以再放个半个月再喝会柔一点,

但是切记,喝酒后不能开车哦,

么么哒~

最后,来几张成品图给你们解解馋~

好了,拜了个拜!

——来自今日份的醉酒柒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专业
北京治白癜风的哪家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31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