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 http://m.39.net/pf/a_4698007.html年“世界心脏日”,今年世界心脏病日的主题是“健康心脏选择,绿色美好人生”。专家呼吁,要管住嘴,迈开腿,远离烟草,控制好腰围及三高,保证睡眠,防患于未然,保障心脏健康。
我国心血管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心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今后10年内,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我国冠心病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尤其是青中年男性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上升最明显,其中35~44岁年龄组在3年内增幅达到30.3%,45~55岁增幅21.0%。这其实延续了改革开放的前15年(~年)内年轻化的趋势:在15年内,35~44岁年龄组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增加了%。
心脏病有突然致死的危险。大约一半的心脏病死亡发生在一小时内。根据北京的资料,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占总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3%,院外死亡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而青中年(25~45岁)急性冠心病事件的死亡90%以上发生于院前,死亡地点主要发生在家中。
每天做几次,保证健康人难得心脏病,心脏病人永远不发心脏病。这就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有效的锻炼方法:背部撞墙法。
离墙15~20公分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锺撞一下,并随看撞击的节奏自然呼吸。撞的时候口中同时发出“呵”的声音。(因为“呵”的音是对应我们的心脏),这样就可以让你终身不得心脏病!
当你感到腰酸背痛时,如果有人帮你捶捶背部,按摩一下,顿时会感觉轻松许多。在医院里,背部的推拿按摩就可以治疗许多病症。
在公园里,有很多老人都在用背部撞树来锻炼身体。人体背部的脊柱及脊柱的两侧,分布著丰富的神经和许多重要穴位,与四肢脏腑有广泛的联系。
中间的督脉是人体阳气的总水库,是保证人体生命力旺盛的总源头,两侧的膀胱经是人体内最长、穴位最多的重要经络。每天坚持刺激背部组织上的经络,能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和消化功能,大大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现代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进行户外锻炼,那就利用家中或办公室的墙,一样可以起到锻炼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离墙15~20公分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待身体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锺撞一下,并随看撞击的节奏自然呼吸。
撞的时候口中同时发出“呵”的声音。(因为“呵”的音是对应我们的心脏)。撞击时,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要协调均匀。
碰撞的顺序依次是:背的上部、下部、腰、左右肩胛、左右侧背部,争取整个背部全部撞到。当撞击上背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能宽胸理气的督俞穴以及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当撞击下背部时,可以刺激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和主冶胆囊疾病的胆俞穴,还有健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撞击左右肩胛上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有特效。
撞击背的侧部,能够宽胸理气、治疗肋间疼痛。还可以尽量挺胸,向后撞击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等穴位,可以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背部撞墙法虽然很简单,但在锻炼过成中也应该注意做到循序渐进。
一开始可以先撞击5~10分锺,渐渐地增加到30分钟左右,撞击到背部已明显发热,这时背部的各个穴位及其所属的脏腑都得到了有效的保养,从而极大地激发出了防治疾病的巨大潜能。
一般撞击后背几分锺后,就会有打嗝、放屁等情况出现,这是体内脏腑排泄废气的结果。
这是背部撞墙法特有的通络顺气的功效,这不是简单地做做背部按摩、推拿能与之相比的。
这种保健方法要注意的是
年纪大的人可以只撞3~5分锺,而对患有严重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柱病、内脏下垂、血压过高晚期肿瘤等症的病人,则不宜用此法锻炼。撞击背部时,有少数人会有头晕、头胀、头痛等不适感觉,这是人体经络调整的正常现象不要担心,只要酌情控制撞击的时间及力度,这些症状会渐渐地消失。
实践证明,只要坚持按照这种方法锻炼,都可以收到特别明显的效果。
有的人颈椎病、腰痛明显好转;有的人治好了多年的慢性咳嗽;特别是一些长期吸烟的人,通过对背部及肩胛下的肺底部的撞击,排出了堆积的很多积痰、细菌、污染物;如果遇上感冒,背部撞击后会觉得感冒的症状明显减轻;坚持的时间长了还会有明显的降血压、治便秘、冶哮喘、治失眠等许多意想不到的功效,甚至还能矫正驼背。
用背部撞墙法强化身心,既方便,又疗效显著,最大特点是就地取材,你可以随时在家中或办公室里找到一面墙来锻炼身体。
朋友们不妨在百忙之中每天抽出半小时来为自己的身体加油、充气,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取得良好的功效。
适度锻炼。研究表明,低度或中度强度运动量,对心血管保护的益处最强。(低运动量: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中等运动量:每周大于等于3次,每次持续40~60分钟)可选择慢跑、游泳、打球等有氧运动。但最好不要在早上锻炼,因为清晨是心血管病发作最多的时间,可选择晚饭后2~3个小时进行适度运动。
饮食清淡
控制甜食,少吃含盐多、腌制及煎炸食物,多吃植物纤维多的蔬菜和粗粮,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量。此外,不吃过冷或过冰的食物或饮料,以免发生冠脉痉挛。
避免劳累
如今,加班和熬夜成了现代人的主旋律,年轻白领猝死的事件层出不穷,过度疲劳的背后极有可能是致命的威胁。健康的活着是努力工作和享受生活的前提。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周末可选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尽量放松身心;也可当一次“小懒虫”,给自己补补觉。
定期体检
普通的心电图检查即可发现潜在的“猝死信号”,特别是有心血管病史的人,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按时体检,防患于未然。
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激动会使人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很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梗塞或脑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仅是处世之道,也是心脑的“天然护身符”。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游泳:游前试水温,不忘做热身
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对此,医院心外科主任认为,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国家体委运动创伤医学专家教授认为,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运动处方:练前要评估,中间需调整
一个冠心病人,做完支架或冠脉搭桥以后,是可以去运动的。但是,他采取何种运动方式?运动量应多大?每周几次?应该先对他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给他开出“运动处方有心肌梗或心脏做过搭桥手术的病人,运动前一定要做心脏功能的评测。
运动处方”由三个要素组成
热身
运动前要充分的热身,做些肢体的伸展活动、广播体操、深呼吸等,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运动
运动量怎么去衡量?一般以心率做为衡量的指标。运动时,心率每分钟最低不能低于次,最高不能高于次,运动中每分钟的心率保持在这两个数值之间。运动频率,每周要保持3到5次。低于3次,达不到运动量,高于5次,没有必要。
整理
是运动后的身体调整。深呼吸、步行,15分钟左右,让心率恢复到安静状态下的70次。
患有心脏疾病的人按照“运动处方”运动,2到3个月后,医院做心肺功能的复查。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制订新的“运动处方”,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运动。如果经过复查,心脏功能增强,就增加运动量;心脏功能差了,就减少运动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量,是医生针对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病情程度,“量身定做”的。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吸收正能量,传播正思维,分享正智慧
您的分享会让好的东西传下去..
想收到更多精彩资讯?敬请
李大夫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