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疲劳性骨折 > 疲劳骨折诊断 > 悲剧无锡东林中学一学生体育课猝死前发生
当前位置: 疲劳性骨折 > 疲劳骨折诊断 > 悲剧无锡东林中学一学生体育课猝死前发生
近日,一篇“花样少年,命丧东林”的长文在网上流传开来……
关于学生的死因,网上流传出了多个版本。
那么
究竟如何?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东林中学进行采访。
根据当天的监控录像,记者还原了事件发生的时间线。
重要时间点梳理
年11月25日
时间点:13:30:00
重点:体育课开始
这是下午的第一节课,上课内容是男女分组进行米跑练习。上课开始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了3圈的热身慢跑,慢跑后进行了调整休息。
时间点:13:51:03
重点:第3名冲过了终点
赵晋(化名)第三个冲过终点,完成了米跑练习,并离开跑道走向中间操场的休息区,走到休息区后开始双手撑膝喘气。
时间点:13:51:09
重点:喘气休息中不支倒地
在双手撑膝盖喘气的过程中,小赵逐渐无法支撑身体,向前倒了下去,全身趴在了操场上,旁边有同学注意到,但是以为他在趴着休息,所以并未在意,也无人向体育老师报告。与此同时,体育老师正在为跑道上还未完成练习的学生掐表,并未发现身后倒地的小赵。
赵晋倒地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并未察觉有异,一位同学还上前坐在他屁股上尝试和他开玩笑。然而赵晋并未能直起身来和这位同学嬉戏。发现情况不对,另一位学生随即上前查看小赵,发现嘴唇出血,并呼喊上课的体育老师
时间点:13:51:54
重点:老师发现后立即送校医抢救
任课的女体育老师发现出血情况后,以为小赵是外伤,因此立即在三名男同学的帮助下迅速将小赵抬到了离倒地地点十米左右的医务室。在医务室中,校医和老师发现情况危急,第一时间为小赵进行了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并立即拨打了电话,另一名老师则通知了小赵家长。在等待的过程中,校医和一位受过急救培训的老师一直在为小赵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时间点:14:03:40
重点:医生到达学校医务室
医生到达学校后,接替学校老师继续进行抢救。
时间点:14:27:40
重点:离开学校送往二院
经过一段时间的现场抢救后,小赵被救护车送往二院,校长、校医、家长、班主任一起陪同前往。
时间点:14:40左右
重点:恢复心跳、呼吸
送往二院后,学生在2点40分左右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
时间点:14:55左右
重点:心跳呼吸停止
14点55分左右,小赵的情况恶化,心跳呼吸都停止。
时间点:15:40
重点:家长同意放弃施救
下午3点40分,医院放弃了施救。
学生系练习米跑时倒地
倒地45秒后被发现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东林中学学生在操场跑圈
记者在东林中学了解到,事情发生于年11月25日下午,该校初三年级学生赵晋(化名)在体育课练习米跑后出现了双手支撑双膝后趴伏在地面的情况。
▲事发地点
(跑道白线处为终点线,小赵在跑过终点后在左侧操场休息时倒地)
学校陈校长表示,据事后通过学生了解,由于事发突然,在赵晋倒地的时候周围的同学并未察觉异常,不少学生以为是他刚跑完趴在地上休息,一位同学还上前坐在他屁股上尝试和他开玩笑。然而平时活泼好动的赵晋却没能直起身来和同学嬉戏,“看到跟他开玩笑也没有丝毫反应,才有同学意识到可能有情况”,陈校长表示,一位学生随即上前查看小赵,发现他的脸上磕出了血,才意识到小赵出现了特殊情况,并立即呼喊上课的体育老师。
▲东林中学校医室就在事发地点十米开外
(红色小门为校医室)
“当时任课的女体育老师立即和三个男同学一起把赵晋抬进了医务室,”陈校长说,在医务室里,校医和一位接受过急救培训的体育老师立即对小赵展开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并第一时间拨打了电话。“心肺复苏我们一直做到医生到达为止。”医院后,2点40医院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但是下午2点55分又停止了呼吸和心跳。
医院在征得家长同意后放弃了施救。“我还有另外一位校长以及学生的班主任、体育老师和校医在抢救的医院里。”学生走了,我们作为学校也非常痛心,”陈校长表示,在本周一的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就带着学生们一起为小赵进行了默哀悼念,“身边的同学走了,大家心里都很难过,我们也在对同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死因为心源性猝死
家长质疑学校抢救不力
为何一条生命就如此迅速地消逝?据了解,小赵的死因为心源性猝死。虽然经过老师和医生的连续抢救,但是仍然无法挽回小赵年轻的生命。今天上午,记者拨通了赵晋父亲的电话,他表示目前心情非常悲伤。“目前我们只希望能够厘清事情的真相、学校能够承当责任。”赵爸爸表示,自己在看监控录像的时候看到儿子在跑完米后出现了不适,并慢慢倒在了地上。“在视频里看到的情况,我们觉得学校是有责任的,”赵爸爸说,首先孩子趴伏在地上后没有人监管,其次他质疑学校在第一时间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抢救,“应该是原地进行抢救,而不是搬到校医室后再进行心肺复苏。”
记者了解到,正是出于这些质疑,赵爸爸委托他人代笔写下了在网络上流传的网文。“我们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认为学校第一次和我们沟通的时候,对孩子在操场上发生的情况有所隐瞒,而且学校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就在网络上发了这篇文章。”
而对于学校是否该承担责任,校方表示目前还需要等待警方调查,最后才能进行责任判定。“无论如何,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们是极为痛心的。”陈校长表示,当时给孩子医院里就已经泣不成声,“我们去了四个老师陪着体育老师,怕这位老师想不开出事情。”陈校长表示,学生的离去对于学校的每位师生,尤其是任课老师和同班同学来说都是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医院抢救的时候,小赵曾经一度恢复了心跳和呼吸,医院里传回这个消息的时候,学校几位老师都喜极而泣。”然而不幸的是,小赵终究还是未能抢救成功。
官方回应关于成立赵某某非正常死亡事件联合调查组的通告11月25日下午二时左右,东林中学初三学生赵某某在学校体育课跑步锻炼后昏迷,后由送医院,经全力抢救无效身亡。按照《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之规定要求,经梁溪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教育、公安、安监、卫计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该事件展开联合调查。11月29日下午,调查组成员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相关调查报告将尽快完成。
近年来,校园体育课学生猝死事件频频发生,有活泼可爱的小学生,有风华正茂的中学生,也有许多刚刚张开人生风帆的天之骄子。这些猝死事件令人痛心的同时,也发人深省……
近几年学生运动性猝死事件回顾年10月
年10月20日四川南充市营山县涌泉小学一名15岁的初三女学生体育课后死亡。当地教育局通过监控调查发现,死者是与全班同学一起慢步绕篮球场跑7圈。学校称,这7圈总共不到米。
年3月
年3月17日,甘肃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进行跑步训练时,突然倒地休克,随后抢救无效死亡。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方回应称,该学生平日身体素质好,属于突发性死亡。
猝死的学生是该校汽车与筑机工程系大一学生。3月17日下午5时许,该男生在学校操场跑步,突然昏倒在地。有知情学生称,由于临近运动会了,很多报名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加大了训练强度,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背着东西在跑步。但是王同学是否当时是由于训练强度大而引起的休克,均不得而知。
年9月
年9月15日宁波的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里,一名男生在参加米跑步测试中发生意外,最终倒在跑道上再也没起来。出事的男生发生意外前正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前几个项目时身体并无不妥,到了最后一个项目——米跑时,男生突然昏倒。随后,现场体育老师立即报,同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施救。几分钟后,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并将男生送往医院抢救。晚上7点16分,院方宣布抢救无效,男生不治身亡。
Q什么是运动性猝死?严重吗?运动性猝死是一种运动性病症,是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立即出现了相关症状,最终发生非创伤性死亡。运动性猝死多因心肺功能问题造成。
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心肌肥厚等。
有统计显示,每年我国猝死病人大约50多万,近80%发生在家中,20%发生在路上或公共场所。其中青少年约占30%,男性多发,约为女性的4倍。
A急救要抓住4分钟黄金抢救时间一旦发现有意识丧失的病人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同时尽快与急救取得联系。只有对心脏骤停的病人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才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猝死发生4分钟内抢救,约50%的人可以存活,每延迟1分钟,存活率下降10%。超过8分钟,大脑会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即便抢回来也很可能变成“植物人”。超过10分钟,可以说回天无力了。
花季的年龄,却悄然消逝
不禁令人惋惜!
感慨过后,
更引发了我们深层次的思考:
学生运动性猝死频频发生
究竟是什么原因?
其实,青少年猝死有很多种原因,心脏猝死是其中的一个最常见的猝死表现形式。
导致青少年心脏猝死的主要元凶
就是心肌病。
心脏一昼夜大约跳动10万次,搏击5-8吨的血液,其动力来源于心肌。心肌受损所致的心脏病统称为心肌疾病,常见的心肌疾病有扩张型心肌病和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病造成的猝死很少能早期发现青少年猝死有很多种原因,心脏猝死是其中的一个最常见的猝死表现形式。心脏性猝死指由于心脏的原因意外引起的猝然死亡。它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有的甚至短到30秒钟,而且没有任何前兆。
青少年猝死的原因是什么?
熬夜太多目前学习竞争的压力不断增加,青少年为了完成学习任务经常熬夜,根据医学研究,人体在白天与夜间的生理节律有明显的不同。白天主要以交感神经活动和物质代谢的分解过程为主,而夜间则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和物质代谢的合成过程为主,所以紊乱的作息时间会扰乱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作,长久以往导致猝死。运动过少中小学阶段,大部分时间被坐在教室或者家里看书学习占用了,而很少能走进运动场,运动的习惯不仅没有养成,而且很多家长还会认为“体育会影响学习”。
长时间玩电子设备长时间玩手机和电脑以及身体锻炼意识差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教育机制不够重视课业紧张和教育体制的不重视也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
那么,除去心肌病,
还有哪些疾病会导致猝死呢?
警惕九种疾病易致猝死!1、哮喘:哮喘病人在某些刺激物的侵袭下,突发呼吸道强力收缩,进而不幸丧命。
2、肺栓塞:肺栓塞患者瘀血形成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而猝死。
3、脑出血:高血压病患者易患脑出血,出血积存在颅内,无法排出,压迫脑组织而致猝死。
4、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迅速出现休克、昏迷,以致猝死。
5、过敏:青霉素、普鲁卡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
6、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造成胰脏出血坏死、外溢,发生自体消化所致。
7、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
8、葡萄球菌性暴发性紫癜:临床表现为在呼吸道感染康复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病人多死于中毒性休克。
9、猝死症候群:此病多见于年轻人(17~40岁),死前各项检查均正常。原因可能与钠离子通道代谢异常有关。
?其实猝死悲剧可以避免!善待自己,定期检查不可少
猝死与过度劳累、压力太大及平时不注意爱惜身体等有关,定期做健康体检是预防猝死的关键一步,很多人都是通过检查进而规避了猝死的风险。
饮食合理,劳逸结合
饮食以“多纤维、低盐、高蛋白、低糖、低脂”为原则,同时应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避免不当运动,以步行、骑车、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为宜。
患有心血管疾病及时就医
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往往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预防猝死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
身体有异样要及时就医
猝死前往往有疲劳、昏昏欲睡、自我感觉心力不济、经常感冒等,如果此时认识到危险正在袭来,及时去看医生、调整心理状态或休息,就可能避免。
“魔鬼时间”慎起居
临床发现,上午6时至12时被称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70%到80%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生猝死。因此,心脑血管患者尤其要注意防范。
最后请我们为小赵同学默哀......
-END-
本文
升学团子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向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