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华南编/唐景潇*
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患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骨量降低使腰椎的承重能力下降,在受到垂直压力时导致腰椎前缘的高度丧失,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情况。
腰椎作为躯体承重的主要部位,骨折主要发生在L2-L4段,如骨折情况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者可出现腰部疼痛、下肢功能障碍甚至瘫痪。最近,在门诊接诊并治疗了几例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给大家回顾一下整个治疗的过程,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该病的中医保守治疗思路与方法。
病案分享
患者张某,男,65岁,自诉年1月15日在卫生间不慎跌倒(右腕、右臀部着地)致腰背、右臀部疼痛,弯腰、翻身、起坐活动不利,经休息后无缓解反觉逐渐加重,遂于年1月16日就诊我院。予行腰椎正侧位+骨盆正位X片示:“1.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多发腰椎间盘退变。T11-L1、L3椎体变扁、楔形变;腰椎顺列失稳。2.骨盆骨质疏松。”予口服“活血止痛胶囊,3粒,tid;艾瑞昔布,0.1g,qd”,外贴“麝香壮骨膏”对症治疗一周。
图—患者X线侧位片显示多处椎体楔形变
年1月25日复诊,患者觉上述治疗未见明显疗效,仍感腰背、右臀部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明显,夜间痛甚,遂就诊我处。接诊考虑患者“重度骨质疏松症并胸腰椎多发压缩性骨折(T11-L1、L3)”且骨折为新鲜骨折,疼痛明显,舌质青紫,有瘀点,苔薄,脉沉弱。患者希望先尝试保守治疗,遂建议患者口服中药配合针刺治疗。
辨证:骨折病(瘀血阻滞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身痛逐淤汤加减具体处方如下。
牛膝20g地龙15g醋香附15g川芎15g
羌活10g秦艽10g炙甘草6g当归10g
桃仁10g红花10g五灵脂10g乳香10g
黄芩10g土鳖虫1og煅自然铜10g
水煎服,每日一剂,共5剂。
另予针刺治疗3次(主穴包括:腰椎两侧膀胱经夹脊穴、两侧腰眼穴、环跳穴、承山穴、三阴交、太溪穴)。1月25日针刺治疗1次。
次日,患者复诊行针刺治疗,告知其症状经口服中药、针刺治疗后较前明显减轻。
三日,患者再行一针,自述症状已大减。嘱其将剩余中药饮毕,卧床休息一周,佩戴腰围固定。
随访:五付后,诸症基本消失,腰椎活动趋于正常,未诉夜间疼痛。并叮嘱患者适当补充钙剂,强化腰椎骨质。
本案治疗中采用了中药与针刺配合的治疗方案。一般,认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多为血瘀气滞,经络受损,瘀血内阻,不通则痛之候。方药可调其内在之瘀,而针刺除其在表在经之瘀。其中,选方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六大逐瘀汤中的身痛逐瘀汤,该方由《丹溪心法》趁痛散去乳香,加秦艽、川芎而成,乃王氏为治痹病血瘀证创立的方子。
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温阳散寒,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煅自然铜续筋接骨,甘草调和诸药。王氏还主张“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在本案治疗中以活血行气,祛瘀通络药物为主并重用,兼顾续筋接骨。同时,因行气活血药多辛温易生内热加黄芩佐之。另外,本案中针刺穴位的选择主要是以膀胱经与肾经的穴位为主。一方面,考虑腰为肾之府、肾主骨,针刺肾经太溪穴可壮骨、缓解腰脊痛。另一方面,腰背部为膀胱经循行区域,中医认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选择膀胱经的穴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腰背部经络不通的情况,使得经络之气得以通畅。
因此,在临床中当我们遇到这类病人不妨试一试中药治疗,再配合针灸、拔罐、膏药敷贴等,相信你一定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应该就是中医药治疗的魅力吧。当然,这里也要给大家小小的提示,一定要注意疾病的辨证,辨证是中医的灵魂,方证对应才能有效。
作者介绍
李华南,博士,天津市优秀第三层次人才,现任天津中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国家中管局推拿手法生物效应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副秘书长、津沽推拿第五代传承人。师从天津市名中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王金贵教授,擅长推拿为主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脊柱、四肢关节病;同时,在应用脏腑推拿治疗各类功能性内科病方面颇有心得。共主持国家自然基金课题2项,医院拓新工程课题2项,参与课题10余项。发表SCI等在内核心论文10余篇,参编论著6部。
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五、六上午,周四全天
出诊地点:天津中医院(鞍山西道院区)C楼2楼
--
搬迁后津沽推拿最全出诊专家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7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