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明明只是跑步,竟然跑出了骨膜炎


小编经常看到别人在社交平台秀跑步里程,随随便便就是5公里、10公里。明明自己身体素质也不差,可为什么到自己跑的时候,就感觉好累、好难。尤其跑到后程的时候,双腿像灌了水泥一样,抬都抬不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在我们跑步的时候,我们人体在做的是一个周期性的重复运动,以5公里来计算的话,如果步长为1.1m,那么需要步左右才能跑完,这也就意味着双腿需要交替落地次。每天进行5公里的长跑,即使跑完以后腿部肌肉酸痛,气喘吁吁,汗如雨下,运动后“快乐激素”内啡肽等物质的分泌也会让人坚持下去,并乐此不疲。

一次两次的肌肉酸痛还可以忍受,但是忍着疼痛跑完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恢复”的速度越来越慢,在跑步用力蹬地,落地缓冲或者跑步结束后,小腿出现疼痛,按压也会有疼痛。这其实意味着你可能已经出现了骨膜炎的症状。

骨膜炎的症状有哪些?

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症状表现如下:

1)骨膜炎产生的疼痛,大部分都在迎面骨(胫骨)的下段。疼痛时有牵扯的感觉,严重时有片状的灼烧感;

2)多数在跑步中途或跑后出现,平时只有局部有压痛。特别是在脚尖用力向后蹬地时疼痛加重;

3)指尖用力按疼痛部位后可能会出现凹陷(凹陷性水肿)皮肤颜色稍红、皮温稍高,甚至可能在疼痛部位触摸到小疙瘩。

胫骨骨膜炎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

轻度:仅在跑步时出现疼痛,可适当降低运动量和强度,避免在硬地和不平坦的地面上训练。

重度:运动后疼痛较重的患者为中度或重度,一定要停止训练,可通过肌筋膜放松配合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该如何缓解骨膜炎?

1、肌筋膜松解

通过对小腿紧张肌群的放松,减轻压力点的受力。

△胫骨前肌的松解△小腿三头肌的松解

2、泡沫轴

3、超声波

物理因子介入可以促进消除炎症。

4、踝泵

通过勾脚的肌肉练习可以有效激活胫骨前肌,改善落地缓冲能力。

5、落地模式

正确的落地动作模式可以调动髋膝踝三关节同时进行缓冲,最大限度减轻胫骨及其他关节压力,改善落地缓冲,加强反作用力向上传导的能力。

6、提踵、屈膝提踵

通过提踵练习可以增强小腿三头肌的力量,改善踝关节跖屈背屈能力,改善症状。

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开始跑步时,一定要抛弃“急躁蛮干”的心理,循序渐进,尽量避免在过硬场地上做过多的跑跳练习,尤其要注重脚着地时采用正确的缓冲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哦。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95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