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体内有病脚先知,当脚出现六种不适现象需重


#脚#我们知道,心脏是人体的中枢,一旦心脏功能失常,就会有生命危险。其实人体还有第二个「心脏」,它就是我们的双脚。脚也与人体的各项机能密切相关,我们会发现老人生病先病脚,一旦出现脚部不适,如脚痛、脚抽筋、脚肿,不仅仅是运动过度、肌肉劳损所致,还可能是体内机能出现问题引起。

六种脚部不适反映什么健康问题!

脚抽筋:缺水

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在高温下,身体水分不足极易造成运动后腿部抽筋。因为人体中的电解质,如钾和钠是维持肌肉正常收缩和放松的关键物质,如果体内电解质过多就会导致电解质失衡,从而使肌肉出现异常收缩甚至痉挛,而充足的水分可以保证电解质的平衡。脚部作为人体的末梢,最易缺水,所以当身体缺水,脚部极易抽筋。所以,当口渴,特别是运动后,身体流失大量水分,最好及时补充适量的水或电解质。

脚部发麻、刺痛:高血糖

研究发现,血糖过高不仅有损向神经输送营养和氧气的小血管,还会危害神经本身,从而影响神经向大脑发出讯号,甚至诱发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会使脚部出现持续刺痛、发麻甚至失去知觉而站不稳。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无法平衡而走路跌倒,应及时就医预防神经病变,检查是否因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

脚部肿胀:心脏疾病、肝病

当心脏、肝脏功能失常,体液就会渗入下半身,直至脚部,出现脚部肿胀的现象,前期并无疼痛感。如果发现脚部不仅肿胀,还有疼痛感,极有可能是血液出现了凝块,一旦血块破裂,很可能会堵塞肺部,出现肺栓塞,甚至致命。

走动时脚痛,休息时消失:骨质疏松或疲劳性骨折

人到中老年后,由于钙和维生素D的缺失,会出现骨质疏松。如果在骨质疏松的情况下又进行长期超负荷的运动或训练,骨头会重复受压,造成骨骼出现结构性的小裂缝,称为疲劳性骨折。所以当出现一走路脚就痛,不走路就不痛的现象,就要检查一下自己的骨质密度和血液检查,预防骨质疏松。

运动时小腿痛:动脉疾病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出现双腿疼痛、皮肤苍白、腿部受伤后长时间无法痊愈的现象,很可能是周边动脉疾病的前兆,以此阻塞了血液向腿部流动。动脉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内胆固醇等血脂积聚在内壁,形成斑块而硬化血管。如果腿部血管硬化,血液流动不足,就会影响心脏功能。

脚趾关节酸痛:类风湿关节炎

美国芝加哥拉许大学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明显不适现象就是「双脚疼痛」。因为类风湿关节炎对关节的影响具有「对称性」,即病人的关节是两边对称性的出现疼痛感。类风湿关节炎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而出现的慢性炎症,会持续侵蚀全身关节并使其变形、破坏。其中,脚趾、手指、手腕关节是最易受类风湿关节炎影响的部位,会导致病人关节肿胀、酸痛,甚至丧失活动能力。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也是人体健康状态的晴雨表,一旦脚部出现问题很可能是身体告诉你生病了的警号,如不加以理会可能「足」以致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99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