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孙玉宝: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博士;世界传统医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全国百名骨科专家荣誉获得者;国际交流医科大学传统医学客座教授;国际华陀中医学院华佗医圣奖获得者;宝华奇石药火罐发明人;淄博市慢性病康复协会会长;医院原院长。从事中医研究治疗骨伤病40余年,擅长治疗各种骨病,采用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疑难杂症。
中医治未病:脑中风的防治与康复
脑中风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的死亡率也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因此,加强普及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知识,才会真正获得有效的防治效果。
孙玉宝介绍,造成脑中风的原因主要有:
◆高血压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中风的原因中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因此,血压很高的人,即使无明显症状,也应坚持服药,控制好血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心脏病,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细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脏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过心脏手术、安装过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容易出现血栓,引发脑中风。◆各种外伤、中毒、脑瘤、脑肿瘤放射治疗以后等,均可造成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病人容易出现血脂代谢紊乱,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容易出现高血压,这些都是引发脑中风的危险因素。◆血液黏稠度高的人有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多,血液变得黏稠,很容易出现血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长期大量饮酒,每天摄入酒精的量超过60克,就有可能发生脑中风。◆吸烟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蛋白结合并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引发脑中风。但吸烟对脑血管的影响是暂时的,只要停止吸烟2年以上,就可使脑中风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另外,气温变化,环境、情绪的改变,过度紧张、疲劳等也是脑中风的原因。
让我们一起听听老中医怎么说:▲孙玉宝: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博士孙玉宝说,脑中风患者发病时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要症状。一般情况下发病后初始2周内为急性期,2周以后进入恢复期,半年以上则为后遗症期。急性期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最好,而在恢复期的治疗中则中医尤其是针灸治疗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针灸配合相应的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瘫痪肢体和语言等功能,提高治愈率。对于如何有效预防脑中风的发生,孙玉宝认为,中风的一般预防主要是针对大众人群,尤其是具有中高风危险因素的易患人群,以改变生活行为方式和控制危险因素。
一、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
在生活中,某些生活行为因素与中风发病的风险密切相关。如吸烟、过量饮酒、高脂饮食、久坐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针对这些因素,应根据个体的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如吸烟者应戒烟或限制吸烟量,饮酒应适量,避免过量饮酒;饮食成分中应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鱼类、豆制品和乳制品;适量进行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避免长期的精神紧张状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
二、积极治疗和控制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是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导致脑血管功能损害。当脑血管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在诱发因素的促使下而发病。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与中风相关的危险因素,即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控制。例如,高血压病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好血压水平,将血压调整至/90mmHg以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颈动脉狭窄和肥胖等患者也应根据专科医生的意见进行治疗和控制,并制定相应的中风预防方案。
三、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
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上述措施是中风预防的基础,可延缓脑血管功能受损的进程,能使中风发病的风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孙玉宝提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必须争取早期康复治疗,尤其在发病后的前三个月内的康复治疗是获得理想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但对病程长者,其潜在功能恢复也不容忽视,应当继续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也可达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据临床经验,在发病后两年内,如果康复措施得当,还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联系方式
专家
(可添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