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美女小姐姐膝关节疼痛,超声能发现问题吗


今天一起分享的病例是一个美女小姐姐,22岁,因膝关节疼痛就诊,无外伤史,疫情期间两三个月未进行大运动量活动,近期疫情缓解,恢复活动后出现膝关节疼痛,临床考虑疲劳骨折?首先我们看一下超声的发现

常规检查下肢血管,未发现血栓及血管周边异常病变。当检查膝关节时,发现股骨下端存在占位性病变:

股骨内实性团块,内可见较丰富的动静脉血流,骨膜未见增厚,骨皮质无中断,明确股骨内病变后换凸阵探头观察病变整体情况。

整体观团块边界尚清晰,形态欠规则,内可见高回声骨嵴显示,无液平。

看完上述表现,估计从事过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同学们都已经猜到什么病了,为了验证我们的诊断,后患者行X线检查:

X线及MR均显示了股骨下端的肿瘤,肿瘤内侧缘较为模糊,外侧缘清晰,T1呈低信号,T2为高信号,骨皮质尚完整。

结合患者的年龄,上述三种影像学检查均提示骨巨细胞瘤,X线及MR提示骨巨细胞瘤II级,到底病理是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复习下骨巨细胞瘤的相关知识:

骨巨细胞瘤在年首次被Jaffe发现,为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来源尚不清楚,可能起始于骨髓内间叶组织。骨巨细胞瘤具有较强侵袭性。本病多在20~50岁发病,女性高于男性。骨巨细胞瘤的原发部位多发生在骨骺,随病灶的扩大逐渐侵及干骺端。骨巨细胞瘤多侵犯长骨,以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为最多。

临床分级采用Campanacci分级法:I级为静止型,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灶局限于骨壳内,骨皮质未受累;II级为活跃型,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病灶边界不清,尚未累及关节软骨;III级为侵袭型,可突破骨皮质,侵犯软组织,病变进展快。超声一般可发现II级及III级的病变,I级的病变位于髓腔,超声很难穿透骨皮质,故很难被超声检查所发现。

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主要与骨肉瘤、动脉瘤样骨囊肿等鉴别。

骨巨细胞瘤:好发年龄在20-50岁,内部很少有骨化或者钙化成分,即使是病理分级III级者也很少有骨膜反应;

骨肉瘤:多发生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内部回声明显不均匀,可见大量垂直于骨皮质方向、呈放射状排列的强回声针状瘤骨,内部可见大量点状或片状钙化灶,较大者内有出血、坏死无回声区,且经常可见骨膜反应。

动脉瘤样骨囊肿:好发于30岁以下的青少年,多发生在10~20岁。同样为偏心性膨胀性骨破坏改变,髓腔内呈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不规则多房多隔状结构,一般不累及骨骺,多合并出血,部分可见液平。

最后划一下重点:20-50岁女性,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内实性团块,内部无钙化或骨化,无液平,无明显骨膜反应,要想到骨巨细胞瘤的可能。

包守刚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室

-09-19

欢迎扫描下方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sh/78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