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7659723.html[徒手检查斜角肌与臂丛]
①前斜角肌(图Ⅳ-1-27)
·起点—C3~C6的横突前结节
·止点—第1肋的前斜角肌结节
·神经支配—颈神经(C5~C7)
▏图Ⅳ-1-27前斜角肌的走行和功能
前斜角肌起自C3~C6的横突前结节,止于第1肋的前斜角肌结节。在头部固定的情况下,前斜角肌可将胸廓上提,帮助吸气。在胸廓固定的情况下,前斜角肌可使颈部屈曲。
②中斜角肌(图Ⅳ-1-28)
·起点—C2~C7的横突后结节
·止点—第1肋的锁骨下动脉沟后方·神经支配—颈神经(C2~C8)
▏图Ⅳ-1-28中斜角肌的走行和功能
中斜角肌起自C2-C7的横突后结节,止于第1肋的锁骨下动脉沟的后方。中斜角肌的作用与前斜角肌相同,在头部固定的情况下,中斜角肌可使胸廓上提,帮助吸气。在胸廓固定的情况下,其可使颈部屈曲。③臂丛·C5~C8的前支和T1的前支形成的神经丛称为臂丛。·臂丛由神经根、神经干、神经束这三部分构成。·臂丛神经根对应斜角肌的高度,神经干对应锁骨上窝的高度,神经束位于锁骨的远端。?肌肉功能特征
·在固定头部且两侧肌肉同时作用的情况下,斜角肌有上提、扩张胸廓的作用。
·在固定胸廓且两侧肌肉同时作用的情况下,斜角肌有屈曲颈部的作用·在只有单侧肌肉作用的情况下,斜角肌有使颈部向同侧屈曲的作用。?临床相关性(图Ⅳ-1-29、Ⅳ-1-30)1.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的持续收缩会造成斜角肌肌间沟狭窄,在臂丛神经根部引起压迫性神经病变,这种病变被称为斜角肌综合征。▏图Ⅳ-1-29斜角肌与臂丛的关系臂丛通过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斜角肌肌间沟),其走向为从上内侧走行至下外侧。斜角肌肌间沟是斜角肌综合征的卡压部位,大多数患者有强烈的压痛。在通过锁骨前面的部位(锁骨上窝)时,浅层的臂丛便成为观察Morley征的重点。臂丛随后经由胸小肌的下方朝上肢走行,胸小肌部位的卡压称为胸小肌综合征,对于临床研究是十分重要的部位。2.锁骨上窝的压痛或朝向上肢的放射痛称作Morley征。它类似于臂丛的神经干压痛,是胸廓出口综合征重要的临床体征。3.下方牵引测试(inferiorstresstest)是将上肢朝下方牵拉时,使上肢放射痛或麻木再次呈现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牵引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的测试结果会呈阳性▏图Ⅳ-1-30臂丛与定位点的关系起自颈部的臂丛在斜角肌肌间沟范围内形成神经干,并向锁骨上窝走行。这一部位的臂丛较容易被触及。随后,臂丛穿过锁骨便形成神经束,而在通过胸小肌之后,则形成各神经支。?相关疾病·斜角肌综合征·Erb麻痹(上臂丛麻痹)、·Klumpke麻痹(下臂丛神经麻痹)·第1肋疲劳性骨折·胸廓出口综合征等?触诊方法(图Ⅳ-1-31~Ⅳ-1-34)▏图Ⅳ-1-31前斜角肌的触诊嘱受检者仰卧,面部朝左。检查者的手指犹如要将右胸锁乳突肌包裹起来般从前方触诊,触诊的手指指尖要朝向后方。此时请受检者进行用力吸气,即可触及前斜角肌的收缩。▏图Ⅳ-1-32中斜角肌的触诊
确认前斜角肌中较圆的部位后,检查者将手指置于该部位的后方。请受检者进行用力吸气,触诊收缩的中斜角肌,并确认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斜角肌综合征患者在该部位会有强烈的压痛,有时可出现向上肢的放射痛。
▏图Ⅳ-1-33臂丛的触诊①
嘱受检者呈坐位。检查者将手指放在锁骨上窝的大约1/2处,向内侧和外侧移动手指并触探,即可触及圆柱状的臂丛。此部位是徒手检查胸廓出口综合征的部位之也是触诊Morley征的重点部位。
▏图Ⅳ-1-34臂丛的触诊②触诊位于锁骨上窝的臂丛时,将受检者的上肢朝下方牵拉,即可蝕及臂丛的紧绷感增强。时而施力牵拉上肢,时而放松,即可一并触诊从斜角肌肌间沟向下延伸的臂丛的走行方向。
?康复师能力提升
·诊断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徒手检查
从胸廓上方的开口部位到肋锁间隙、再到胸小肌的范围内,臂丛或锁骨下动脉和锁骨下静脉受到压迫而造成的神经症状或血管症状均被称为胸廓出口综合征。该综合征大致分为压迫型、牵引型和混合型。针对此综合征有以下几个具有特点的徒手检查方法。
①斜角肌压迫试验(Adson试验)
受检者的手置于膝上,检查者触诊其桡动脉的搏动。嘱受检者将颈部转向受检侧并伸展颈部,接着深呼吸。若其脉搏减弱,则结果为阳性。
②血管通畅试验(Allen试验)
将受检者的一侧肩关节外展90°,使其呈外旋位,然后触诊其桡动脉。接着让受检者将颈部转向对侧,若桡动脉的脉搏减弱,则结果为阳性。
③肋锁挤压试验(Eden试验)
嘱受检者呈坐位,将其上肢拉向后方。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疼痛,则结果为阳性。
④过度外展试验(Wright试验)
使受检者的两侧肩关节外展90°,使其呈外旋位,若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疼痛,结果即为阳性。健康的人群中也会有30%~50%的人呈阳性。
⑤上臂缺血试验(Roos试验)
也称为3分钟测试,被认为是可信度最高的徒手检查。使受检者摆出与过度外展试验相同的
姿势,并持续进行3分钟的双手张开与握拳的交替运动。若感到疲劳或疼痛而无法持续运动,则结果为阳性。
⑥下方牵引测试
本试验用来判断胸廓出口综合征是否为牵引型。抓住受检者的上肢并向下牵引,若其症状因此重现,则结果为阳性。
本文知识来源:《功能解剖:触诊技术》
▲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yy/9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