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民健身的热潮涌涌,12月10日的广州马拉松的参赛者已达余人,12月16日的深圳马拉松最年长参赛者82岁高龄在交警和医护者护送下跑完全程。那么老年人运动时该如何根据身体反应把握运动量呢?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体育锻炼适合耐力性项目,而不宜进行速度性项目。在耐力锻炼项目中,老年人最常采用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太极拳、太极剑、有条件的还可以打门球、高尔夫球等。那如何掌握适宜的运动量呢,现对常见运动锻炼加以说明:
1.健身跑也就是慢跑,是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中最简易的运动项目,刚开始慢跑时,速度要慢,距离要短,可从每分钟跑50—70m开始,跑与走交替,以走作为休息,刚开始5分钟/次休息为宜,1—2周后可增加到m/分钟的速度,经过1—2个月锻炼后,跑步时间可逐渐延长多20分钟,每周锻炼3—5次即可。慢跑的运动量,首先要看运动后的身体反应,锻炼合适的反应时:运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感到轻度疲劳,但无持久性气短、胸闷和心悸等感觉。食欲有所增加,睡眠质量改善。晨起脉搏数比较稳定,血压正常或原有高血压者血压有逐渐下降趋势。如果慢跑锻炼后感到头晕、恶心、胸部不适,厌练、食欲下降,锻炼后第二天晨起脉搏数增加,疲劳感长期不能消失,体重下降过快,则表示运动量过大,应调整锻炼量或暂停跑步。其次,测量跑后即刻的脉搏,当跑后即刻的脉搏数在减年龄这一范围内时,而且运动后30分钟内脉搏数基本可恢复这说明运动量是合适的。比如60岁的健康老人,跑后最高脉搏数应掌握在-60=次左右。
2.步行近年来,步行成为最普及的锻炼项目之一,对老年体弱者尤其适合。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身体健康的老人,每次行走20—60分钟,每周3—5次。据国内经验,步行速度m—/小时为小运动量,刚开始锻炼的老年人,宜从小运动量做起,m/小时为中运动量,m以上/小时属大运动量。脉搏可达到—次/分钟,步行40—50分钟/天,就可以达到锻炼的目的。
老人年运动锻炼的注意事项:
1.预防心血管意外:①定期全面体格检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②掌握好运动量,预防过度劳累,锻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③要劳逸结合,遵守锻炼卫生原则,运动和休息要安排适当,饭后最少间隔1小时后才锻炼,跑后不要马上大量喝水。洗热水澡等。
2.避免外伤首先选择安全的运动场地,锻炼时要适可而止,由于老年人肌力减弱,骨质疏松,千万不可逞强,以免造成疲劳性软组织损伤甚至骨折。
3.预防膝关节疼痛当长跑时发生膝钝痛或酸痛时,主要想到老年性膝骨关节病、髌骨软骨病、伸膝筋膜炎和髌下脂肪垫损伤,多数是与运动量安排有密切关系。膝关节疼痛严重时要及时找运动/骨科专科医生就诊,对症做相应的治疗及处理并调整运动量。
四骨科专注于微创关节镜运动损伤手术治疗和运动损伤康复治疗,目前分为两大团队:微创运动损伤团队和运动损伤康复团队。
微创运动损伤手术医师团队联系人如下:
柯伟杰
周本根
李杰
陈建发
向孝兵
张华
运动损伤康复团队联系人如下:
梁慧莲
曾屹峰
吴业锋
陈文杰
李晓玲
黄伟福
柳满燕
刘超然18212121
招聘淘宝推广总监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