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过最长的路,就是朋友圈那些以讹传讹的套路。
在越来越重视健康的今天,各种养生谣言也通过朋友圈趁虚而入。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动辄称某病毒“席卷全球”等惊悚字眼,内容夸张的粗暴型谣言相比,近两年的一些伪科学网文打着科普的擦边球,不知不觉说服你,让人防不胜防。
本期现代健康报特邀专家
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范恒教授
医院肿瘤科主任卢宏达
医院康复科主任医师金水平
湖北营养师培训学校首席营养师孙光夫
谣言
01
人体器官按时排毒
近年,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份神奇的“人体器官排毒表”。它总是苦口婆心blabla地告诉我们,晚上9点至11点要保证身体处于安静状态,这样淋巴才能好好排毒;晚上11点至凌晨1点间一定要处于熟睡状态,这样肝脏才能排毒;排便要在早上7点之前,因为这是大肠排毒的时间……
当然,这也成为不少家长拿来告诫熬夜孩子的杀手锏~
『专家揭底』:
首先,排毒这一概念在现代医学里是不存在的,是商家为了制造噱头生造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某个器官在特定时间段进行排毒的说法很牵强,因为人的新陈代谢体系非常完善,根本无须刻意地去“按时排毒”。
上文指出9点至11点是淋巴排毒过程,属无稽之谈。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为淋巴液,而组织液是血浆中的液体从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淋巴系统得时刻不停地全身循环,这两个小时并无特殊意义。
▲来自医学美图
科学松鼠会的李清晨医生强调,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多个器官以及由抗氧化酶构成的内部排毒系统都在日夜不停地处理着所谓的“毒素”。
因此,只要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不吸烟、不喝酒、不吃高糖和油炸食品等,便能减轻身体负担。如果想长期保持健康,就需要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谣言
02
大量排汗能防癌
一篇《马拉松运动员不会得癌症》的文章声称来自德国体育医学龙头艾伦斯特博士的发现:所有运动选手中,唯独马拉松选手没有患癌症的病例。
艾伦斯特博士采集了每天跑步30公里以上的马拉松选手的汗水,发现汗水中含有镉、铅、铜、镍等重金属物质。
他认为这些马拉松选手自体内深处排出大量汗水的同时,亦将体内累积的致癌成分“重金属”排出体外,彻底去除癌症的根源,因此“想要健康长寿,就要一天一次大量排汗”。
『专家揭底』:
马拉松运动员真的掌握着“免癌金牌”吗?当然不是这样。马拉松选手也和常人一样可能会患上癌症。
以往的研究数据显示,汗液的确是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排出途径之一,在汗液中可以检测到与尿液中浓度相当的重金属成分,有时浓度甚至会比尿液高。但这项研究是在与有害物质接触的工人中进行的,正常人很少能接触到的重金属,所以能进入体内的更是微乎其微。
事实上,记者通过检索却无法找到关于马拉松选手汗液检测的任何研究数据,也无法找到与流言描述相匹配的论述。
导致癌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吸烟、肥胖等。所以,运动的健康效应不能通过简单的“出汗排毒”来解释,不过,适度运动确实与某些癌症的风险降低有关。运动有益健康,也要量力而行。
谣言
03
中国式煮饭吃进最多砒霜
不久前,《BBC警告:中国人最习惯的煮饭方法,竟然会吃进最多砒霜》一文,让吃瓜群众大吃一惊。
节目中一位北爱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的教授比较了3种不同的煮饭方式:
第一种用两杯水煮一杯米,把水与米留在锅里,直到所有水分干透,也是我国最常见的煮饭方式;
第二种是五杯水煮一杯米,米饭煮好后,把多余的水分倒掉;
第三种是把一杯米用水浸泡过夜,到第二天把水倒掉,然后用第二种方法煮熟。
结果中国式煮饭方式“躺枪”,砷残留量高达84%,被标题党称为最多“砒霜”。
『专家揭底』:
这一说法夸大其词。关于中毒,撇开剂量谈毒性无意义。即使吃砷残留量%的米饭,吃多少才会中毒呢?砷分有机砷和无机砷,有毒的砷是指无机砷,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
据权威媒体报道,我国对无机砷的控制走在世界前列,根据国家食品标准规定,每千克大米中无机砷含量不超过微克,也就是说,每天在不洗米的情况下,吃含砷量最高限量的米饭,吃到中毒,至少要吃3公斤。
更何况,残留的砷还有一部分是无害的有机砷。即使砷在吸收后会分布到多脏器和消化道,但我们的代谢能力很强,砷暴露后四周大概只有发端、皮肤末端等还存在少量,就会被迅速排掉。
所以,符合标准的合格大米无论用何种方法煮,无机砷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完全不用担心中毒的发生。
谣言
04
常饮纯净水会变酸性体质
纯净水pH(酸碱)值为5~7,呈酸性。而人体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如果长期饮用纯净水,将会破坏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关系,导致人体酸性化。
一旦人的体质呈酸性,细胞的作用就会变差,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组织机能就会减弱,并导致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流失和析出,降低免疫力,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专家揭底』:
首先,其实医学上并没有“酸性体质”一说,但这一说法却总在我们耳边响起,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最终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
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与人体本身所具有的三大酸碱调节系统相比,摄入的纯净水中所具有的酸碱物质含量实际上是非常低的。依靠纯净水中少量的酸碱物质,并不能改变人体酸碱度,正常人体的体液酸碱度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食物的酸碱性对照身体的酸碱性,这种分法根本上是错误的
网上流行的酸性体质理论,大多是“伪专家”编造的,一般为推销一些所谓能“排酸”的保健品。
从医学角度出发,如果一个人的pH值低于7.35的话,将会发生酸中毒。实际上,在人类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自动调节功能,绝不会是因为喝纯净水就变成酸性体质。
谣言
05
抖腿容易造成骨折
广州增城某高校一大三同学上课时抖腿,突感左脚脚掌传来一阵痛感。“当时以为只是轻微扭了下,也不是很疼,就没太在意。”该同学说,就在回宿舍休息后,左脚的同一位置突然剧痛,走不了路。
经检查,医生称其左侧距骨内侧缘撕脱性骨折。该新闻迅速在网络上发酵,“抖腿骨折”也成为了热点。
『专家揭底』:
这一说法夸大其词。记者询问多位骨科专家,他们临床上从未碰到过抖腿骨折的例子。从医学上说,非暴力条件、长期慢性劳损导致的骨折,为疲劳性骨折,多见于长期受力部位。
撕脱性骨折常见韧带急性扭伤(如打球跑跳时扭伤),或长期大量运动,姿势不正确导致反复的微骨折导致的累积性骨损伤。
抖腿的力度通常没那么大和频率没那么快,造成撕脱性骨折的概率只是个理论值。该同学可能本身就存在骨病旧疾,比如不经意间伤了踝部,引起局部损伤或距骨轻微压缩,没治疗过,只是抖腿加剧了症状而已。
还有哪些养生说法,你信不足的,或者愿意与我们分享的,戳右下角留言呗~
来源:现代健康报原创稿件
?医师节名医感言:“无才”是医生最大的“无德”
?送你一套长寿秘籍
司与懿靠它熬死曹家三代,比诸葛亮多活20年!
?独门绝活赢得众生膜拜!武汉医疗界的“尖板眼”,今天打包送你!
?退休老教授吃素20年突陷昏迷!60%的老人营养不良八成竟是这个原因…
武汉晚报·现代健康报
记者:祁燕
编辑:祁燕设计:祁燕
白癜风是否传染用什么药得了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