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http://m.39.net/pf/a_4780729.html板栗又名,栗,板栗,魁栗,毛栗,风栗,营养丰富,炒熟的板栗味道香甜可口,肉质美味,是一道非常不错的美食,也是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及补养的良药。
千果之王
板栗性味甘温,富含蛋白质、单糖与双糖、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等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锌、钙、磷、铁、钾、无机盐等等,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与红枣、柿子一起被称为“三大木本粮食”,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
板栗的品种类型:
北方板栗,又称炒栗种。南方板栗,又称菜栗种。
北方栗:包括河北,北京,山东等产区,果形少,肉质糯性,含糖量高、含淀粉量低,蛋白质含量高,香味浓,涩皮易剥离,适于炒食,称糖炒栗子。
南方栗: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产区,板栗坚果果形大,含糖量低,淀粉含理较高,肉质偏粳性,多用作菜栗。一般南方品种群品质不及北方品种好,肉质偏粳性,适用于炒菜,又称为菜栗。
比较有名的有:兴隆(京东板栗),邢台、河北青龙、宽城、丹东、燕山、镇安、罗田、迁西、郯城、信阳、邵店、桐柏、八龙油板栗等。
板栗的功效和作用
01
滋补健体
板栗营养丰富,补肾健体,适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腰脚软弱、小便多和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及外伤骨折、淤血肿痛、皮肤生疮和筋骨痛等症,被称为“肾之果”。
常吃板栗能强筋健骨,防治骨质疏松,保护牙齿和牙龈健康,还能促使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孕妇常吃板栗不仅可健身壮骨,而且有利于骨盆的发育成熟,还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02
健脾养胃
板栗营养成分多种多样,除了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还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无机盐等等,能供给较多的热能和基本营养物质,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反胃。
点此查看其他护胃食物
03
保护视力
板栗富含维生素,能缓解眼睛疲劳,提高视力。
点此查看其他护眼食物
04
预防口腔溃疡
板栗中含有维生素B2,常吃板栗对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显著疗效。
点此查看其他含有B2食物
05
助消化
板栗含柔软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润肠通便。板栗的血糖低,只要加工烹调中不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进补。
点此查看其他润肠食物
06
防止心血管疾病
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益于人体健康,老年人常食板栗,能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点此查看哪些食物有助于延年益寿
注
意
事
项
1.由于栗子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一次不宜吃得太多。
2.凡有脾虚消化不良、温热甚者均不宜食用。
3.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板栗当零食,或做在饭菜里吃,而不要饭后大量吃。因为板栗淀粉含量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体重。
去
皮
技
巧
1.热水浸泡法
将生栗子洗净后放入容器中,加盐少许,用滚沸的开水浸没,盖锅盖。5分钟后,取出栗子切开,栗皮即随栗子壳一起脱落,此法去除栗子皮,省时、省力。
2.筷子搅拌法
将栗子一切两瓣,去壳后放入盆内,加开水浸泡一会儿后,用筷子搅拌,栗子的皮就会与栗肉脱离。但是要注意,浸泡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将会影响栗子营养成分。
3.冰箱冷冻法
栗子煮熟后将其冷却后放入冰箱内冷冻两小时,可使壳肉分离。这样栗衣剥起来既快,栗子肉又完整。
4.微波炉加热法
将买来的生栗子,用剪刀把外壳剪开,放在微波炉中高温加热30秒,里面一层衣和肉即会自动脱离,颜色会变得相当漂亮。但是,用此方法去栗衣前,一定要将其外壳剪开,否则可能会引起微波炉故障。
5.热胀冷缩法
用刀把栗子的外壳剥除,放入沸水中煮3-5分钟,捞出后立即放入冷水中浸泡3-5分钟,很容易剥去栗衣,且味道不变。
6.太阳晒法
把要吃的生栗子先切口,然后放置在阳光下暴晒一天,栗子壳即会开裂,这时无论生剥还是煮熟后剥,都很容易剥去栗子的外壳和里面那层薄皮。但准备储存的栗子不能晒,因为晒后的栗子不能长期保存。
今日美食
红烧香菇板栗
材料
板栗,香菇,生菜,葱、盐、蚝油、生抽、油、麻油各适量。
步骤
1.板栗剥皮备用,香菇提前泡发,洗净剪去柄部,稍微大点的可以切成小块。生菜洗净掰成叶瓣,大葱切成葱圈。2.架锅倒油,先放葱圈爆香,加入香菇、板栗翻炒均匀,有香味后,加入生抽、蚝油、香菇,淋上水,大约与食材齐平,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30分钟。
3.看汤汁剩的不多的时候,加入麻油,和生菜,翻炒下关火。4.盛盘时,将生菜放在最下面,板栗和香菇放上面。
特点
香味异常浓郁。
往期推荐
接地气的红薯其实是深藏不露的补品!
酸爽一“夏”的爆珠派—百香果
夏天常吃西葫芦的六大好处!
最新的果蔬宝典
这个食物要经常吃,“三高克星”实至名归!
那夜之后,我们各奔东西
世上再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路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4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