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年4月15日上午运动与创伤会场报


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83498.html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九届全国骨关节影像学术会议已经进入到了第二天的日程,但参会人员的热情不减,4月15日上午以运动与创伤为主题的会场内更是座无虚席。

上半场的会议由医院的李绍林主任和医院的崔建岭主任主持。

来自美国LLP的殷玉明教授多年来一直大力支持着中华放射学会骨肌放射学专委会的各项活动。这次他带来的讲座题目是《髌骨不稳定的MR影像特征、损伤模式和风险因素的评估》。髌骨不稳临床并不少见,约1/2的患者会出现髌骨复发性脱位,而且会导致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和骨关节炎,具有三个诱发因素:滑车发育不良、髌骨高位以及胫骨结节到滑车沟距离(TT-TG)的增大。髌骨脱位的MRI表现包括髌骨中下部和股骨外侧髁的骨髓水肿、内侧支持带的损伤、股内侧肌的水肿、骨软骨骨折以及关节腔积液、游离体。殷玉明教授还通过病例展示了具体阅片的顺序和各项指标的测量方法。

医院的李绍林教授做了《膝关节后外侧角解剖及损伤后影像学诊断》的专题讲座。膝关节后外侧角区结构复杂,包含结构较多。李绍林主任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向大家清晰的展示了这些结构的正常解剖以及损伤的MRI表现,包括: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前外侧韧带、腘肌半月板束、股骨腓骨韧带、弓形韧带、腘腓韧带、腘斜韧带、后交叉韧带、板股韧带、股二头肌肌腱等,这些损伤往往是多发性的。他还特别提示大家在做诊断时一定不要忽略X平片的作用,包括弓形征和西贡氏骨折,以免漏诊撕脱性骨折。

医院的崔建岭教授做了《膝关节软骨下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专题讲座。剥脱性骨软骨炎是一种由于局部应力的增加而导致的关节软骨下骨病变,多见于15至30岁青少年,当出现游离骨块和关节面塌陷时需要外科治疗。膝关节软骨下病变还包括自发性骨坏死、缺血性坏死以及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假囊肿、骨髓水肿样的病变、肿瘤。

医院的龚向阳教授做了《踝关节周围韧带的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的专题讲座。踝关节周围韧带的韧带包括5大组,分别是胫腓连接(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横韧带、胫腓韧带联合)、踝关节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跟腓韧带)、踝关节内侧韧带既三角韧带(胫距前韧带、胫距后韧带、胫跟韧带、胫舟韧带)、跟距关节的韧带(跟距前韧带、跟距后韧带、跟距内侧韧带、跟距外侧韧带)、跟舟足底韧带(跳跃韧带)。

下半场会议由医院的龚向阳医院的葛英辉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医院的姚伟武教授做了《肩关节盂肱韧带及关节囊损伤的影像评估》的专题讲座。盂肱韧带是保证盂肱关节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其中盂肱下韧带的作用更重要,它包括前束、后束以及腋囊三个分支。盂肱下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肩关节脱位后,姚伟武主任分别详细展示了盂肱下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几种类型和相应的MR图像。

医院的葛英辉教授做了《脊椎滑脱症的影像学诊断进展》的专题讲座。脊椎滑脱是临床常见病,容易发生在L4-L5、L5-S1水平,创伤性因素、先天或遗传性因素、疲劳或慢性劳损性因素、退变性因素都可以导致脊椎滑脱。X线平片是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正位片可以出现“倒立的拿破仑帽子征”,侧位能够显示滑脱征象以及滑脱程度,同时有助于判定峡部裂和假性滑脱,而双斜位片通过观察“苏格兰狗”颈部是诊断椎弓峡部裂的最佳位置。腰椎的过伸过屈位有助于发现侧位不易发现的椎体滑脱。CT和MRI检查要注意扫描层面的选择,如果仅扫描间盘层面容易漏诊。

中医院的陈建宇教授做了《骨盆肌肉运动损伤MR诊断》的专题讲座。腹肌损伤多见于躯干扭转、旋转运动中的损伤以及直接损伤,可以出现急性牵拉伤和挫裂伤,慢性损伤多见于髂嵴骨突炎。运动疝又称运动性耻骨区,并不是真正的疝,是腹股沟区域发生的疼痛性软组织损伤。髂腰肌损伤包括髂腰肌撕裂、肌腱断裂以及髂腰肌囊扩张与滑囊炎。股骨-坐骨撞击是表现为股方肌的水肿、囊变以及坐骨股骨间隙、股方肌间隙的变窄。梨状肌综合征是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可以出现梨状肌的肥厚以及坐骨神经的水肿。臀肌损伤包括急性损伤以及慢性臀肌萎缩。

医院的冬冬教授做了《MR在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她从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的正常解剖、MRI扫描、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狭窄的临床表现、MRI表现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熟悉局部的解剖结构是正确诊断的基础。斜矢状位、斜冠状位以及各向同性的3D扫描序列对于观察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坐骨神经骨盆出口区狭窄的诊断一方面依赖坐骨神经信号的改变,另一方面应找到造成坐骨神经受压的原因。

冬冬

编辑

孙闯、郜璐璐

审核

王绍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917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