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图说手术步骤脊柱压缩性骨折钉棒内固定


脊柱压缩性骨折钉棒内固定手术步骤

病人采用俯卧位体位

2.消毒

3.铺巾

4.以受伤椎体为中心,行后正中入路,切口约15cm

5.电刀切开皮下组织,沿棘突切开腰骶筋膜

6.切开多裂肌骨膜,使用肌肉剥离器剥离椎旁肌肉,暴露至横突

7.放置撑开器,暴露手术区

8.在病椎上下各一节段安装椎弓根螺钉

9.安装连接棒

10.使用撑开器使椎体高度恢复后,拧紧螺栓

11.同样方法处理对侧

12.缝合伤口

讨论

笔者在查阅引流相关资料的同时,对于最后一步的引流操作引发了不小的困惑。

为了预防术后切口内形成血肿压迫神经以及减少积血带来的吸收热及细菌感染,术后创口内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已成为常规。近年来不少骨关节外科医师认为在创口内放置引流管减弱了密闭腔隙中“血肿填塞效应”的止血作用,从而导致术后失血量增加。当今骨科界,术后是否需要放置持续负压引流存在争议。

在脊柱外科领域,相同的问题也被反复地提出并论证。有研究表明,单节段或多节段腰椎术后引流与否,并不影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在针对持续负压引流预防伤口感染及硬膜外血肿的研究中不乏矛盾的结论,并且,在下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手术切口缝合后,会残留较大腔隙,无论怎样持续负压引流,都难以消灭骨缺损和内固定金属架形成的空腔,持续引流只会更多地丢失血液。

由此看来,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希望转载,请联系客服。请各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是怎么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237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