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人体运动系统中最坚固的部分。骨属结缔组织,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它的细胞不断生长又不断死亡,细胞间质也不断新陈代谢,所以骨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的器官。在人体的生长发育期,骨不断增长、增粗、增大,随年龄的增长,骨的结构和化学成分也在不断缓慢地发生变化。此时期,若人体营养充足、生活环境好,保持适量劳动和运动,保持正确的身体习惯姿态,则能促进骨的良好发育。相反,如若人体营养不良、缺乏运动、姿态不正,则会造成骨发育不良和畸形。1舞蹈训练对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合理的运动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在骨化前进行适宜的运动,骨受到一定负荷的刺激,能使骺软骨的细胞正常增殖。有人对正常青年长期卧床时钙的代谢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维持骨正常矿物质代谢依赖于对长骨纵向的压力。舞蹈训练以及各种运动能在垂直方向给骨以负荷,对钙盐的增加有重要意义。适宜的运动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骨得到充分的营养。运动可使骨的直径增粗,骨密质增厚,肌肉的附着处显著突起,骨小梁线系加强,骨矿物质含量增加等一系列使骨加强的变化。这样一些变化的结果,提高了骨的机械性能。如提高骨的抗拉伸性能、抗压缩性能、抗弯曲性能、抗剪切性能、抗扭转性能、抗复合载荷性能等。影响骨的大小和形状对骨的强度和刚度起着重要的作用。骨被拉伸和压缩时,骨的横截面积影响骨强度和刚度,横截面积越大,强度和刚度也越大。适当的运动负荷可以给骨带来好的影响,不适当的运动负荷,过度拉伸则会给骨带来损害,影响骨的生长发育。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劳逸结合。2舞蹈训练中骨骼的损伤及预防例如超量负荷和高速载荷有时会导致骨急性损伤。骨发生损伤时不仅与载荷量有关,还与载荷重复次数和频率有着密切关系。因为骨在运动中功能上发生改变后,随之而来的是骨内部构造和形态的明显变化,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如果负荷量、重复次数和频率过度,超过了骨的重建速度,将会产生骨的慢性损伤,如从疲劳性骨膜炎发展到疲劳性骨折,就是这个原因。由于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因此人体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可防止和矫正骨畸形。对成年和老年人,经常参加适宜的运动,有利于保持骨的性能,延缓骨的老年性变化,且延缓骨的衰老变脆。经常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运动,对儿童少年的骨生长发育特别有益。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可使皮肤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有助于人体对钙盐的吸收。舞蹈生一般多在练功房或剧场内活动,所以更应该注意到户外进行适宜的锻炼,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这有利于,骨的正常发展及保持骨的良好性能,同时还有助于疲劳的消除。骨龄发育快慢不同,机能能力不一。人的骨一生中不断发展变化着,并随年龄的变化出现各自的年龄特征,变化最剧烈阶段是18岁以前,特别是18岁前的生长发育期。3舞蹈训练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在剧烈运动之后,必须有休息和放松。因为运动刺激的效应,需要在活动后的休息期间来完成。如果对骨施加固定不变的压力,如每天的训练课及训练量不变,学生的休息时间不能保证,如此持续长久,会导致骨的萎缩,影响骨发育及性能。只有对骨施加间歇压力,即既要有一定的运动量又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休息,才可促使骨的生长。外伤和过度训练则会引起骺软骨提前愈合,骨化过程提早完成,影响骨的继续生长。为此,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少年,不宜持续过久地进行剧烈的运动;爱上跳舞认识身体动作活动要考虑多样化、对称性,以锻炼身体协调性,养成良好的身体姿态,防止单侧肢体过分发达。人的舞蹈及各种系统的运动训练一旦停止,骨的一些良好变化会慢慢消失。所以舞蹈及各项运动训练要保持经常化,坚持不懈,才会有益身体健康……THEEND「往期文章」什么是舞蹈解剖学?影响身体柔韧素质的因素舞蹈解剖学:名词解释
舞蹈解剖学-基本术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zd/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