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为股骨颈基底至股骨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病因及临床症状
病因
骨折多为间接外力引起。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均可发生,骨折多为粉碎性。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突然扭转、跌倒造成骨折。
临床症状
1.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和功能障碍均较明显,有时髋外侧可见皮下淤血斑,伤后患肢活动受限,不能站立、行走。
2.大粗隆部肿胀、压痛、伤肢有短缩,远侧骨折段处于极度外旋位,严重者可达90°外旋。还可伴有内收畸形。
辅助检查及诊断
辅助检查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及MRI。
1.X线检查
常规X线检查可以发现骨折,但在一些特殊的骨折类型中,如不完全性骨折、疲劳性骨折,由于骨折无移位,仅有不规则裂隙,X线片上不能显示,另外X线片上股骨大、小转子,转子间线、嵴及软组织影重叠,骨折极易漏诊。
2.CT检查
CT明显降低了股骨颈基底或转子及粗隆间裂隙骨折的漏诊率,能显示骨皮质连续性及骨断层层面内部结构,但由于股骨颈基底或转子及粗隆间骨不规则,滋养血管影干扰,漏扫层面等因素,也给诊断造成一定的困难。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扫描敏感性高,明显优于X线及CT。股骨颈基底或转子及粗隆间裂隙骨折中不完全性骨折、疲劳性骨折等无法为X线显示的骨折类型,MRI检查具有明显优越性。X线不能显示的轻微骨折,MRI显示的是骨髓变化。但要注意轻微损伤,局部渗出导致类似骨折信号影。
临床上一般通过X线检查及CT检查就能筛查出粗隆间骨折。
诊断依据
1.有明确外伤史。
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外旋畸形等有助诊断。
3.影像学检查:如X线摄片、CT可见骨折。
分型
(Evans分型,可点击放大)
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种类较多,有10余种。较常使用的为AO分型及Evans-Jensen分型,后者对骨折治疗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在临床使用更为普遍。Ⅰ型:2部分骨折,骨折无移位,骨折线由外伤方向内下方沿转子间线走行。Ⅱ型:2部分骨折,骨折有移位,骨折线由外伤方向内下方沿转子间线走行。Ⅲ型:3部分骨折,骨折累及大转子。Ⅳ型:3部分骨折,骨折累及小转子。Ⅴ型:4骨折片段,骨折累及大小转子,为Ⅲ型和Ⅳ型的结合。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常用于基础状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主要通过牵引,将患肢置于托马斯支架制动,同时加强膝、踝关节活动,牵引时间一般为8-12周。因患者需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老年患者常见压疮、坠积性肺炎、心血管病等,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死亡风险。根据相关回顾性分析发现,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进展10.6%,在这部分患者中1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8.8%。
因此,早期创造手术条件,尽早完成手术恢复行走功能,减少卧床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已经是目前的主流治疗趋势。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可通过各种内固定系统对骨折端进行稳定有效的内固定,或者对整个关节进行置换,恢复关节功能。
(1)空心钉固定
(2)侧方钉板类
(3)髓内钉系统①Gamma钉;②股骨近端髓内钉(PFN);③PFN-A。
(4)人工假体置换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预计其寿命在10年以内的病例,只要其身体情况可以耐受时,可以将骨水泥型人工假体置换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方式进行选择。
以下为各种内固定方式图解:
PFNA
PFNA(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属于一种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是新改进的PFN(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一方面继承了原PFN的优点,生物力学特点相同,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令固定更有效、操作更简单。适用于各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颈基底部骨折;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干骨折。
特点:
1.主钉为空心钉;
2.主钉有6°外展角;
3.主钉有尽可能长的尖端和凹槽设计;
4.远端只需置入一枚锁钉;
5.螺旋刀片设计,抗旋转能力和抗切出能力强,稳定性高。
以下为动画视频演示PFNA的安装与拆除(不同器械操作稍有出入):
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互联网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4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