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
.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
A.化脓菌感染B.寄生虫病C.病毒性感染D.皮肤病E.过敏性疾病
答案:C
考点:血细胞检查异常的提示意义
解析: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以及淋巴细胞性恶性疾病等。化脓菌感染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寄生虫病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皮肤病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故选C。
过关点睛:淋巴细胞增多跟病毒性感染有关。
2.血液病病人的白细胞低于下列哪项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
A..0×09/LB..5×09/LC.2.0×09/LD.2.5×09/LE.3.0×09/L
答案:A
考点:血液病病人的护理
解析:当血液病病人粒细胞低于.0×09/L时,感染倾向明显增加,因此需要进行保护性隔离。本题选A。
3.能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是
A.红细胞数B.网织红细胞数C.血红蛋白量D.血氧饱和度E.铁蛋白量
答案:B
考点:血液系统实验室检查的意义
解析:网织红细胞数的高低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故本题应选B。
4.骨髓穿刺时,护士术前所做的哪项准备不妥
A.做普鲁卡因皮试
B.嘱病人侧卧位,选髂前上棘为穿刺点
C.术后平卧休息4小时
D.穿刺当日嘱病人不要沐浴
E.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答案:B
考点:骨髓穿刺的操作
解析:骨髓穿刺的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穿刺点:髂前上棘后~2cm处,病人取仰卧位;②髂后上棘穿刺点: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病人取侧卧位;③胸骨穿刺点:胸骨柄、胸骨体相当于第、2肋间隙的部位。故选B。
过关点睛:骨髓穿刺于髂前上棘后~2cm处,仰卧位。
考点: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用铁剂治疗贫血时,可同时服用
A.牛乳B.茶水C.咖啡D.钙剂E.维生素C
答案:E
考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口服铁剂的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牛奶、茶、咖啡及抗酸药等与铁剂同服均可影响铁的吸收。故本题应选E。
2.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下列哪项不妥
A.先天储铁不足
B.铁的摄入不足
C.铁需要量增加
D.红细胞破坏过多
E.铁的丢失过多
答案:D
考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有:①先天储铁不足(A正确);②铁摄人量不足(B正确);③生长发育因素导致铁的需要量增加(C);④铁的吸收障碍;⑤铁的丢失过多(E正确)。因此,A、B、C、E选项均为该病的病因,提法不妥的是D。
3.治疗贫血,口服铁剂的最佳时间是
A.餐前B.餐时C.餐后D.两餐之间E.随意
答案:D
考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解析: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的时间以两餐之间为宜,既可减少胃肠副反应,又可增加吸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缺铁性贫血血象可见
A.大细胞高色素
B.正细胞正色素
C.小细胞低色素
D.大细胞低色素
E.小细胞高色素
答案:C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解析:缺铁性贫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象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畸形,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加,中心淡染区明显扩大。故选C。
5.缺铁性贫血治疗最重要的是
A.补充铁剂B.病因治疗C.脾切除D.少量输血E.肌内注射维生素B。z
答案:B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包括:①铁摄入不足和需求增加;②铁吸收障碍;③铁丢失过多。病因治疗是疾病能否得以根治的关键所在。故选B。
过关点睛:缺铁性贫血应对因治疗。
6.有关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向病人说明服用铁剂后可出现黑便
B.服用铁剂前后小时禁饮浓茶
C.避免铁剂溶液与牛奶同服
D.服铁剂溶液时要用吸管吸入咽下
E.症状改善后可停药
答案:E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解析:服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在血红蛋白正常后。仍应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以补足机体铁储备,防止复发。故选E。
7.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是缺
A.贮存铁B.血清铁C.蛋白质D.甲状腺素E.钴
答案:A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解析:缺铁性贫血病因: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故选A。
8.运铁蛋白增多说明什么
A.缺铜B.缺蛋白质C.缺铁D.缺锌E缺甲状腺素
答案:C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解析:运铁蛋白将铁转运至幼红细胞或其他需要铁的细胞,然后与细胞膜的特异性运铁蛋白受体结合,进入细胞。血浆运铁蛋白受体浓度增高是组织缺铁的敏感指标。故选C。
9.在缺铁性贫血的相应化验中唯一数值增高的指标是
A.胆红素B.总铁结合力C.血红蛋白D.铁E.蛋白质
答案:B
考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解析:缺铁性贫血病人的化验中,总铁结合力增高(正常情况下血清铁仅能与/3的运铁蛋白结合),而其他如胆红素、血红蛋白、铁、蛋白质均降低,故选B。
过关点睛:总铁结合力增高说明组织缺铁。
0.引起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体内铁缺乏
B.铁的摄入不足
C.生长发育快,需铁量增加
D.某些疾病的影响
E.铁丢失过多
答案:A
考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解析: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因此,引起该病的最根本的原因是A.体内铁缺乏。
.0个月小儿,面黄来诊,诊断为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下述处理哪项是不必要的
A.设法增进食欲
B.口服铁剂
C.口服维生素C
D.肌注维生素B2
E.预防发生心功能不全
答案:D
考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解析:该患儿为小细胞性贫血,首先考虑为缺铁性贫血;该型贫血患儿多食欲减退·故应设法增进食欲(A正确);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棚体铁不足所致,需口服铁剂治疗(B正确),口服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C正确);要警惕各种并发症,如心功能不全等(E正确);营养性小细胞性贫血不缺乏维生素B2。因此本题选项A、B、C、E均正确,应选D。
2.8个月小儿,面黄来诊,自幼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初诊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下述哪项处理
最重要
A.增加辅助食品B.使用维生素B2、叶酸C.口服铁剂D.口服维生素CE.输血
答案:B
考点:贫血的治疗
解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2和叶酸所引起,常发生于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治疗该病关键是饮食中添加维生素B2和叶酸。故本题答案为B。
3.一小儿血红细胞2.5×02/L,血红蛋白70g/L,该小儿可能是
A.正常血象B.轻度贫血C.中度贫血D.重度贫血E.极重度贫血
答案:C
考点:贫血的分度
解析:该患儿血红蛋白70g/I,因此属于中度贫血。
过关点睛:贫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四度:①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至90g/L者为轻度;②至60g/I。者为中度;③至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本题患儿血红蛋白70g/L,属于中度贫血。
(4~5题共用题干)
患儿岁,母乳喂养,未加辅食,约2个月前发现患儿活动少,不哭、不笑,面色蜡黄,表情呆滞,手及下肢颤抖。检查发现肝、脾增大,血红细胞×02/L,血红蛋白50g/L。
4.该患儿可能为
A.轻度贫血B.中度贫血C.重度贫血D.极重度贫血E.溶血性贫血
答案:C
考点:贫血的分类
解析:患儿血红蛋白50g/L,属于重度贫血。贫血根据外周血血红蛋白含量或红细胞数可分为四度:①血红蛋白(Hb)从正常下限至90g/L者为轻度;②至60g/L者为中度;③至30g/L者为重度;④30g/L者为极重度。该患儿血红蛋白50g/L,属重度贫血。
5.对该患儿下列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用铁剂治疗
B.主要用维生素B2治疗
C.预防交叉感染
D.必要时可少量输血
E.可同时服维生素C
答案:A
考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解析:患儿面色蜡黄,表情呆滞,手及下肢颤抖,检查发现肝、脾增大,符合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贫血表现和神经精神症状,结合单纯母乳喂养史(致维生素B2摄人不足),可确立诊断。该病主要用维生素B2和叶酸治疗。本题A为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故应选A。
(6~8题共用题干)
小儿9个月,牛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来常腹泻,食欲减退,喜吃纸屑,皮肤黏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0.5cm,Hb70g/L,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
6.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生理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C
考点:贫血的诊断
解析:患儿食欲减退,喜吃纸屑,皮肤黏膜苍白,结合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单纯牛乳喂养史(铁剂摄人不足),基本可以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本题答案为C。
7.下列哪项检查可能对辅助本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A.SIB.血清叶酸量C.TIBCD.骨髓象E.血红蛋白量
答案:B
考点:贫血的诊断
解析: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量是提示贫血的指标;骨髓象是确诊的检查;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反映血浆中铁含量。因此,A、C、D、E选项均正确,血清叶酸量对营养性巨幼红细性贫血的诊断有帮助,而对缺铁性贫血无帮助。本病应选B。
8.对该患儿的护理,下列哪项措施不妥
A.及时添加辅食
B.按医嘱给予胃蛋白酶、胰酶等药物
C.注意保护性隔离,免交叉感染
D.如需服用铁剂,应少饮用含有维生素C的果汁
E.适当活动,避免疲劳
答案:D
考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解析:及时添加辅食以避免铁摄人的不足,A正确;按医嘱给予胃蛋白酶、胰酶等药物,帮助消化,促进营养物质吸收,B正确;注意保护性隔离,以免交叉感染,C正确;维生素C能帮助铁的吸收,应多食用,D错误;适当活动,避免疲劳,可以加强病人的体质,增加免疫力,故E正确。故本题应选D。
考点: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病人的护理
.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震颤,血红细胞3×02/L,血红蛋白80g/L,血片中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多,首先考虑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答案:B
考点:贫血的诊断
解析: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颤抖,符合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贫血表现和神经精神症状,结合血象为大细胞性贫血,可确立诊断。因此该患儿首先考虑B。
2.个月小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一个月出现反应迟钝,嗜睡,间断出现手足、头震颤,面色苍黄,应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口服铁剂B.使用维生素B2叶酸C.输血D.吸氧E.给予兴奋剂
答案:B
考点: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解析:该患儿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叶酸摄人不足;出现反应迟钝,嗜睡,手足、头震颤等神经精神症状,首先应考虑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改变治疗主要应使用维生素B2及(或)叶酸。故本题选B。
第十五章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考点:营养不良病人的护理
.婴儿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因是
A.先天不足B.喂养不当C.缺乏锻炼D.疾病影响E.免疫缺陷
答案:B
考点:婴儿营养不良的病因
解析:婴儿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对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相对较多,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故本题答案为B。
2.营养不良患儿常伴有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其中以哪种常见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B2
答案:A
考点:婴儿营养不良的病因
解析:营养不良可有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常见,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不明显。故最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是A。
3.Ⅲ度营养不良患儿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应是
A.0.7~0.8cmB.0.5~0.6cmC.0.3~0.4cmD.0.~0.2cmE.基本消失
答案:E
考点:营养不良的诊断
解析:营养不良的分度:I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5%~25%,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4~0.8cm,皮肤干燥,身高不影响;Ⅱ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正常25%~40%,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cm,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较正常减低;Ⅲ度营养不良:精神委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瑚皱纹,呈老人样面容,故本题选E。
过关点睛:工度营养不良:腹譬皮下脂肪厚度为0.4~0.8cm;Ⅱ度营养不良: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cm;Ⅲ度营养不良:腹壁皮下脂肪消失。
考点: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佝偻病活动初期的主要表现是
A.方颅B.肋骨串珠C.出牙延迟D.肌张力低下E.易激惹、多汗
答案:E
考点: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解析:佝偻病的主要表现: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汗多刺激头皮而摇头等。故活动初期主要表现为易激惹、多汗,选E。其余选项是佝偻病进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
2.预防佝偻病应强调
A.母乳喂养B.及早添加辅食C.及早口服鱼肝油D.及早服用钙剂E.经常晒太阳
答案:E
考点:佝偻病的预防
解析:佝偻病预防的关键在日光浴与适量维生素D的补充,因此预防佝偻病应强调让小儿经常晒太阳。本题答案为E。
3.为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用维生素D至
A.3个月B.岁C.2岁D.3岁E.4岁
答案:C
考点:佝偻病的预防
解析:服用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一般应服用维生素D至2岁,本题选C。
4.患儿0个月,易激惹,夜间常哭闹、多汗、睡眠不安,方颅、肋骨串珠。下列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指导合理喂养
B.操作轻柔以防骨折
C.多抱患儿到户外晒太阳
D.添加含维生素D的食物
E.提倡进行站、立锻炼
答案:E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解析:该患儿的症状为典型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表现。该病的护理措施:①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D正确):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家长多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C正确);补充维生素D,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A正确);②防止维生素D中毒;③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衣着应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久坐、久站和过早行走,对严重佝偻病患儿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防止骨折(B正确,E错误);④矫正骨骼畸形。故错误的选项是E。
5.0个月患儿,诊断为重症佝偻病,用维生素D突击疗法已满3个月。其预防量每日应给维生素D
A.IUB.IUC.IUD.IUE.U
答案:C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解析:佝偻病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为主,预防剂量为每日U,故本题应选C。
(6~7题共用题干)
患儿个月,因睡眠不安、多汗、易惊来院就诊。体检可见明显方颅、肋骨串珠,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
6.该患儿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A.大剂量维生素D
B.大剂量钙剂
C.先用维生素D后用钙剂
D.先用钙剂后用维生素D
E.在使用维生素D的同时适当补充钙剂
答案:D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解析:佝偻病治疗的原则应以口服钙剂为主,维生素D有助于钙剂吸收。因此,应先用钙剂,然后添加维生素D。因此本题答案为D。
7.对患儿母亲进行护理指导时,下列提法哪项不妥
A.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B.多抱患儿到外面晒太阳
C.按医嘱给服鱼肝油
D.多给患儿进行站立等运动锻炼
E.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答案:D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解析:该病的护理措施:①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家长多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②防止维生素D中毒;③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衣着应柔软、宽松,床铺松软,避免久坐、久站和过早行走;对严重佝偻病患儿进行护理操作时,应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防止骨折;④矫正骨骼畸形。故本题A、B、C、E均正确,过早的锻炼可能引起畸形,错误的选项是D。
过关点睛:对于佝偻病患儿,多行走、站立等运动锻炼会增加其发生骨折的可能,此方法违反佝偻病的护理原则。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病人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下列处理原则哪项是正确的
A.立即肌注维生素D2或D3
B.迅速给服大剂量维生素D
C.快速静脉推注0%葡萄糖酸钙
D.缓慢静脉注射0%葡萄糖酸钙
E.大量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使用
答案:D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处理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的急救处理可给0%葡萄糖酸钙5~0ml加入0%~25%葡萄糖液0~20ml,缓慢静脉注射(0分钟以上)。
过关点睛: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的急救处理包括:①氧气吸入,用09/6水合氯醛保留灌肠;②钙剂治疗:可将0%葡萄糖酸钙5~0ml加入0%~25%葡萄糖液0~20ml,缓慢静脉注射(0分钟以上);③维生素D治疗:急诊情况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
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喉痉挛多见于
A.新生儿B.婴儿C.幼儿D.学龄前儿童E.学龄儿童
答案:B
考点:维生素D缺乏生手足搐搦症的临床特点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患儿血清钙低于.75mmol/L时可出现惊厥、喉痉挛和手足搐搦。喉痉挛多见于婴儿,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有时可突然发生窒息,严重缺氧甚至死亡。故本题应选B。
3.当发生手足搐搦症时,说明其血钙已低于
A..25~.38mmol/L
B..5~.63mmol/L
C..88mmol/L
D.2.0mmo/L
E.2.3mmol/L
答案:C
考点: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临床特点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当总血钙低于.75~.88mmol/L(7~7.5mg/d),或钙离子低于.0mmol/L(4mg/d)时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即发生手足搐搦症。故本题答案为C。
第十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考点: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2个月以下小婴儿化脓-眭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水痘病毒
B.肺炎双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溶血性链球菌
E.轮状病毒
答案:C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体
解析:新生儿及2个月以内的婴儿化脓性脑膜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多见;2个月以上小儿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多见;2岁以后以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多见。故本题应选C。
2.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是
A.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增高
B.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正常
C.细胞数增高、蛋白正常、糖增高
D.细胞数正常、蛋白增高、糖下降
E.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下降
答案:E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
解析:脑脊液检查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典型表现为压力增高,外观混浊似米汤样;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mm3,分类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常有明显降低,蛋白显著增高,故选E。
过关点睛: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改变总结为:细多、蛋高、糖低。
3.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处理,正确的是
A.保持安静,头侧位以防窒息
B.硬脑膜下穿刺时应侧卧位,固定头部
C.重症患儿输液速度宜快,防止休克
D.颅压高时应适量放出脑脊液
E.硬脑膜下积液者可穿刺放液,每次不少于30ml
答案:A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解析:保持安静,头侧位以防窒息。A正确;硬脑膜下穿刺时应取仰卧位,而不是侧卧位,固定头部,B错误;重症患儿输液过快易引起心功能不全,C错误;颅压高时禁忌放脑脊液.以免发生脑疝,D错误;硬膜下穿刺放液量每次每侧不超过5ml,E错误。故正确的选项是A。
4.处理硬脑膜下积液,下述最有效的方法是
A.加大抗生素剂量B.使用脱水剂C.腰穿D.硬膜下穿刺E.及时更换抗生素
答案:D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治疗
解析:少量积液无需处理。如积液量较大引起颅压增高症状时,应作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故选D。
5.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与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细胞数增高B.蛋白增高C.糖含量降低D.外观混浊甚至脓样E.可以检出细菌
答案:D
考点:不同疾病通过脑脊液性状鉴别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性状为外观混浊似米汤样,白细胞增多,糖减少,Cl正常,蛋白质增多。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性状为外观微混,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增多,糖减少,Cl减少,蛋白质增多。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差别是外观混浊甚至脓样,本题应选D。
6.化脓性脑膜炎的最常见并发症是
A.脑积水B.脑脓肿C.硬脑膜下积液D.偏瘫E.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答案:C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有:①硬脑膜下积液:其发生率可高达85%~90%;②脑室管膜炎:主要发生在治疗被延误的婴儿;③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④脑积水;⑤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从上述发生率看,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硬脑膜下积液,故选C。
过关点睛:硬脑膜下积液是化脓性脑膜炎最容易引起的并发症。
7.患儿,2岁,化脓性脑膜炎。入院后出现意识不清,呼吸不规则,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该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是
A.脑疝B.脑脓肿C.脑积水D.脑室管膜炎E.颅神经损伤
答案:A
考点:化脓性脑膜炎的并发症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病人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提示并发脑疝,由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颅内压显著升高所致。因此本题选A。
8.患儿,男,0岁,因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入院,现发现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该患儿首要的护理诊断问题是
A.体温升高
B.疼痛
C.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D.急性意识障碍
E.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答案:E
考点:化脓生脑膜炎的护理诊断
解析:该化脓性脑膜炎病人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并且全身抽搐,意识丧失·这些临床表现提示颅内压增高。故该患儿首先的护理诊断是调节颅内压能力下降。
过关点睛: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诊断有:①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②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机体消耗增多有关;③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④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有关。
考点: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下列关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维持正常体温、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
B.为患儿提供保护性的看护和日常生活的细心护理
C.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
D.注意病情观察、保证营养供应
E.以上全对
答案:E
考点: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解析: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护理措施如下:①发热的护理: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体温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静脉补液;②为患儿提供保护性的看护和日常生活的细心护理;③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及早督促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使家长掌握协助患儿翻身及皮肤护理的方法;④加强营养支持是促进恢复、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因此选E。
过关点睛:病毒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需对症护理,包括:发热的护理、惊厥的护理、瘫痪病人的护理及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
2.8岁儿童。发热2周,食欲差。乏力,近2日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日来烦躁、嗜睡。查体:嗜睡状,右侧鼻唇沟变浅,心、肺、腹(一),未见卡介苗瘢痕,PPD(++),脑膜刺激征(+),巴氏征(+),脑脊液压力高,外观透明,白细胞00×06/L,单核70%,多核30%,蛋白质mg/L,糖2.2mmol/L,氯化物05mmol/L,该病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B.乙型脑炎C.结核性脑膜炎D.化脓性脑膜炎E.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答案:C
考点: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解析:病人出现脑膜刺激征(+),说明病变在脑膜而非脑实质,故排除A、B,患儿发热2周,食欲差,乏力,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说明病灶侵入神经系统,未见卡介苗瘢痕,PPD(++),提示有结核杆菌的感染。另外脑脊液检查提示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比例增多,蛋白质增多,综合可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人脑脊液中粒细胞应该增多,故排除D。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脊液糖含量减低,脑脊液离心沉淀后涂片墨汁染色可检出隐球菌,故排除E。
过关点睛:儿童未见卡介苗瘢痕,PPD(++),证明有结核杆菌的感染,加之脑膜刺激征(+)可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考点:小儿惊厥的护理
.小儿惊厥发作时,应首先做哪项护理工作
A.立即送入抢救室
B.立即松解衣领,平卧,头侧位
C.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D.手心和腋下放人纱布
E.置牙垫于上下磨牙之间
答案:B
考点:小儿惊厥发作的护理
解析:小儿惊厥发作时,首要工作是维持呼吸道通畅:应立即置患儿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使口腔分泌物易于流出;松解衣扣,以防衣服对颈、胸部的束缚影响呼吸。故本题应选B。
2.婴儿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选择镇静止惊药时不宜选择
A.安定B.吗啡C.苯巴比妥D.异丙嗪E.氯丙嗪
答案:B
考点:婴幼儿用药原则
解析:吗啡属阿片类药物强激动剂.使用时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因此神经系统和呼吸中枢发育尚不成熟的婴幼儿禁用吗啡,故选B。
3.患儿,男,0个月,因发热、咳嗽、惊厥来院就诊。体检:T39.8℃,咽充血,前囟平。请问该患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A.癫痫发作B.高热惊厥C.低钙惊厥D.中毒性脑病E.化脓性脑膜炎
答案:B
考点:小儿惊厥的原因
解析:高热致惊厥的原因,一方面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度兴奋状态,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另一方面,使神经代谓十增高,葡萄糖捎耗增加而使神经元功能紊乱。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功能紊乱。患儿T39.8℃,因此考虑惊厥原因为高热,本题选B。
过关点睛:小儿体温表现为高热?结合其惊厥的临床表现,判断其惊厥的病因可能是高热引起。
4.患儿,0个月,因高热惊厥入院。经治疗痊愈,准备出院,对其家长健康指导的重点是
A.合理喂养的方法
B.体格锻炼的方法
C.惊厥预防及急救措施
D.预防接种的时间
E.小儿体检的时间
答案:C
考点:高热惊厥的健康指导
解析:高热惊厥是小儿的常见急症之一.因此,对家长的健康指导的重点是惊厥预防及急救措施。预防感染、防止体温过高是预防热性惊厥复发的有效方法。当患儿出现惊厥先兆,如兴奋、烦躁、惊跳时,应避免强光、声音等刺激,以免诱发惊厥发作,故本题选C。
5.患儿,3岁,惊厥反复发作入院。为防止该患儿惊厥时外伤,以下处理哪项错误
A.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
B.移开床上一切硬物
C.用约束带捆绑四肢
D.床边设置防护栏
E.压舌板裹纱布置上下磨牙之问
答案:C
考点:惊厥患儿的护理
解析:防止惊厥患儿受伤的处理措施:及时移开周围可能伤害患儿的物品、家具(B正确);若在有栏杆的儿童床上发作时,应在栏杆处放置棉垫,防止患儿抽搐时碰在栏杆上(D正确),也可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从而减少病人手部的受伤(A正确);患儿头下可置一软枕;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已出牙的患儿应将适当厚度的布类或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切勿强行扳开),以免抽搐发作时咬伤舌头(E正确)。因此A、B、D、E均正确,用约束带捆绑四肢可能造成骨折或脱臼,所以C错误。
第十七章生命发展保健考点:生长发育
.新生儿期是指
A.从出生到生后满30天
B、从断脐到生后满28天
C.从出生到生后满2周
D.从孕期28周到生后2周
E.从孕期28周到生后周
答案:B
考点:小儿年龄分期
解析:从受精卵形成至小儿为止,为胎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满28天之前(<28天),为新生儿期,故选B;自胎儿娩出结扎脐带开始至周岁之前(<周岁)为婴儿期;自周岁至3周岁之前(≥<3周岁),为幼儿期;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自入小学始(6~7岁),至青春期前为学龄期。
过关点睛:应了解小儿年龄的分期,其是考试的一个常考点。
2.小儿生长发育顺序的规律,下列哪项正确
A.先下后上B.由远到近C.由细至粗D.先高级后低级E.由简单到复杂
答案:E
考点:生长发育规律
解析: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故A错)、由近到远(故B错)、由粗到细(故C错)、由低级到高级(故D错)、简单到复杂(故选E)的规律。
过关点睛:小儿生长发育顺序的规律是一个常见考点,根据常识肯定是由简单到复杂。
3.小儿出生时体重为3.2kg,生后6个月的体重按公式计算约为
A.6.0kgB.6.2kgC.6.8kgD.7.0kgE.7.4kg
答案:E
考点: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解析:6月龄婴儿体重计算公式: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3.2+6×0.7=7.4,故选E。
过关点睛:估计小儿体重的公式为:6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7~2月龄婴儿体重:6(kg)+月龄×0.25(kg);2岁至青春前体重:年龄×2(kg)+7(或8)(kg)。
4.关于小儿各期体重的指标,下列陈述哪项是错误的
A.正常新生儿生时体重约为3kg
B.出生前半年平均每月增加0.7kg
C.周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
D.咱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生体重的4倍
E.2~2岁期间的体重推算公式是:年龄×2+7(或8)
答案:C
考点: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解析:正常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男3.3kg,女3.2kg,故A对;出生3个月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重的3倍,故C错;2周岁时体重平均约为出4倍,故D对;6月龄婴儿体重:至体重的4倍,故D对;6月龄婴儿体重:出生时体重(kg)+月龄×0.7(kg),故B对;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kg)+7(或8)(b),故E对。故本题C错误。
5.一健康小儿体重8kg,身长00cm。其年龄约为
A.3岁B.4岁C.5岁D.6岁E.7岁
答案:C
考点: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解析:估计小儿体重的公式为: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kg)+7(或8)(kg);2岁以后身高的估计公式:年龄×7(cm)+70cm。本题小儿体重8kg,身长00cm,根据体重、身高计算,故可推算出年龄约为5岁;正确选项为C。
过关点睛:根据年龄计算体重和身高,或者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年龄都是常考点,应牢记公式。
6.5岁小儿平均体重约为
A.2kgB.4kgC.6kgD.8kgE.20kg
答案:D
考点: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解析: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年龄×2(kg)+7(或8)(kg)。本题小儿5岁,体重:5×2+7(或8)一7(或8),故选D。
7.小儿0个月因畏食来院求医,护士应首先为其检查
A.身高B.体重C.坐高D.乳牙E.骨骼发育
答案:B
考点:体格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
解析:体重,是最易获得的反映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故选B),而身高(长)的生长、乳牙和骨骼的发育均短期内难以反映儿童营养的变化(故不选A、C、D、E)。因此,因畏食就诊的小儿首先应检查其体重,并与同年龄、同身高的儿童体重平均值进行比较。
8.反映骨骼发育的最重要指标是
A.体重B.身长C.出牙早迟D.囟门闭合情况E.头围与胸围比例
答案:B
考点:体格发育的常用评价指标
解析:评价小儿骨骼发育最重要的指标是身长,是最易获得和最直观的评价骨骼发育且有效的方法,故本题应选B。而A、C、D、E在反映骨骼发育方面,没有身长重要和可靠。
9.正常小儿前囟闭合的年龄是
A.0~2个月B.2~8个月C.8~20个月D.2岁E.2岁半
答案:B
考点:小儿头颅骨发育
解析:婴儿出生时颅缝稍有分开,于3~4月龄时闭合。出生时后囟很小或已闭合,最迟6~8周龄闭合。前囟出生时~2cm,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在~.5岁闭合。因此本题答案为B。
0.有关小儿前囟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出生时为.5~2.0cm(两对边中点连线)
B.生后数月随头围增大而略增大
C.至~.5岁时闭合
D.前囟闭合过迟见于头小畸形
E.前囟饱满、紧张、隆起表示颅内压
增高
答案:D
考点:小儿头颅骨发育
解析:前囟出生时~2cm(A对),以后随颅骨生长而增大(B对),6月龄左右逐渐骨化而变小,在~.5岁闭合(C对)。前囟检查在儿科l临床很重要,如脑发育不良时头围小、前囟小或关闭早(D错);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前囟闭合延迟;颅内压增高时前囟饱满(E对);脱水时前囟凹陷。故本题D错误。
.正常小儿的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月)龄是
A.出生时B.6个月时C.岁时D.2岁时E.3岁时
答案:C
考点:小儿体格发育的规律
解析:出生时胸同:32cm,略小于头围~2cm。l岁左右胸围约等于头围。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应大于头围(约为头围+年龄一cm)。岁左右头围与胸围的增长在生长曲线上形成头、胸围的交叉。因此,正常的头同与胸围大致相等的年(月)龄是岁,本题选C。
2.2岁以内小儿乳牙总数可按下列哪个公式推算
A.月龄一(2~4)B.月龄一(2~6)C.月龄一(2~8)D.月龄一(4~6)E.月龄一(6~8)
答案:D
考点:小儿体格发育的规律
解析:小儿生后4~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2个月后未萌出者为乳牙萌出延迟。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约于2.5岁时乳牙出齐。2岁以内小儿乳牙总数推算公式为:月龄一(4~6)。故本题答案为D。
3按运动功能的发育规律,小儿起坐的年龄一般为
A.3~4个月B.5~7个月C.8~9个月D.9~0个月E.0~2个月
答案:B
考点:小儿运动的发育
解析: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规律:①抬头: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②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故B对),8个月时能坐稳;③翻身:7个月;④爬: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⑤站、走、跳: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会独足跳。因此小儿起坐的年龄一般为5~7个月。
4.正常小儿能发两个单音(如“妈妈”)的年龄一般为
A.4~5个月B.5~6个月C.7~9个月D.0~2个月E.~岁半
答案:D
考点:小儿语言的发育
解析:语言的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6月龄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2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词,如“再见”、“没了”。8周龄时能用5~20个字,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24月龄时能指出简单的人、物名和图片,而到3岁时几乎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4岁时能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因此本题选D。
5. 按热量计算,5kg婴儿每日需要8%糖牛奶乳量为
A.00~0ml
B.~ ml
C.~ ml
D.~ ml
E.~ ml
考点:小儿生长发育需要量
解析:<6个一月的小儿每日热量的需要量为kJ(0kcal)/kg,该婴儿每日需要能量约2kJ;每00ml牛奶的能量为kJ,加入8g糖后的能量约为48kJ。 故该小儿每日需要~ml, 故选D。
16.儿童时期那个系统发育最晚
A.生殖系统B.淋巴系统C.神经系统D.呼吸系统 E.循环系统
答案:A
考点:小儿各系统的发育解析:在各系统中生殖系统生长发育最迟,从出生到青春前期一直缓慢生长,保持幼稚状态,功能处于静止期。到青春期生殖系统迅速生长发育,持续6~7年。因此儿童时期,发育最晚的系统是生殖系统。本题答案为A。
(7~8题共用题干)
宏宏,男,4岁。体重6kg,身高98cm,智能发育正常,现在幼儿园学习。
7.此期儿童发病率开始增多的疾病是
A.婴幼儿腹泻病B.肺炎C.佝偻病D.急性肾炎E.骨折
答案:D
考点:儿童发病的特点
解析:婴幼儿腹泻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故不选A;肺炎:2岁以内儿童多发,故不选B;佝偻病:多发于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故不选C;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5~4岁多见,小于2岁少见。因此,此期儿童发病率开始增多的疾病是急性肾炎,故选D;骨折则好发于老年人,儿童时期骨骼较软不易骨折,故不选E。
8.此期儿童心理发育的特征是
A.依赖性强B.自主性明显C.有进取精神D.自我认同意识强烈E.有自卑感
答案:B
考点:儿童心理发育的特征
解析:4岁的儿童渐渐开始独立思维,自主性明显。本题选B。
过关点睛:岁以后的儿童开始产生思维,在3岁以前只有最初级的形象思维;3岁以后开始有初步抽象思维;6~l岁以后儿童逐渐学会综合分析、分类比较等抽象思维方法,具有进一步独立思考的能力。
(9~2题共用题干)
王妹妹,9个月,因患肺炎而入院,人院当天病儿哭闹不停,不愿离开母亲。9岁时该病儿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是
A.身体形象改变
B.缺乏对疾病的认识
C.中断学习
D.离开亲人和接触陌生人
E.失眠、做噩梦
答案:D
考点: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
解析:6个月后的婴儿已能认识照顾者,当与父母分离、与陌生人接触时会感到焦虑。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过关点睛:要了解小儿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
20.该病儿主要的身心反应是
A.分离性焦虑B.谵妄C.痴呆D.担心E.攻击别人
答案:A
考点: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
解析:患病住院对6个月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创伤,在父母不能陪伴时可产生分离性焦虑。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2.对该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时,错误的一项是
A.首次接触患儿先和母亲谈话
B.突然从父母怀抱中将病儿抱过来
C.尽量固定护士连续护理
D.了解病儿住院前的生活习惯
E.保持与病儿父母密切联系
答案:B
考点: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与护理
解析:护士应多与患儿接触,呼唤其乳名,使之对护士从逐渐熟悉到产生好感。尽量做到有固定的护士对患儿进行连续的护理,使患儿与护士能够建立起信任感,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因此A正确。医院陪护,以减轻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果病情或其他特殊的原因,母亲不能陪护,护士应在治疗护理的同时,尽可能多抚摸、拥抱、亲近患儿,以满足患儿的情感需求.因此C、D正确。另外,向家长了解并在护理中尽量保持患儿住院前的生活习惯,因此D正确,可把患儿喜爱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床旁。突然从父母怀抱中将患儿抱过来是错误的,因此B错误。
考点:小儿保健
.轻度臀红(表现为皮肤涨红),下列护理哪项不妥
A.勤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B.排便后,可用温水洗净吸干涂拭植物油
C.可用肥皂洗臀及塑料布或油布包裹尿布
D.室温与气温允许,可直接暴露臀部于阳光下
E.可用红外线照射臀部以加速炎症吸收
答案:C
考点:新生儿红臀的护理
解析:发生新生儿红臀应禁止用肥皂洗臀,以免刺激皮肤:而塑料布或油布包裹尿布时空气不流通,易产生有害物质,对婴儿不利。A、B、D、E选项均为新生儿红臀的正确护理方法,故本题应选C。
2.测量儿童身高不妥的方法是
A.脱去鞋、帽
B.站立于测量器上
C.足跟靠拢,足尖分开
D.推板与量杆呈90。角
E.足跟和头部枕骨靠于量杆上
答案:E
考点:儿童身高测量方法
解析: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A、B、C、D选项均正确。测量时应使儿童的足跟和顶骨靠于量杆上,而不是足跟和枕骨,故E选项错误。故本题应选E。
3.小儿断奶时间最迟不超过
A.0个月B.2个月C.6个月D.8个月E.20个月
答案:D
考点:婴儿喂养原则
解析:一般主张8~2个月是完全断乳的适当时期;遇到需延缓断乳的情况,可考虑在增加辅食的条件下保留至岁半,故本题应选D。这是因为随着婴儿逐渐长大,母乳已不能完全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婴儿的消化功能也逐渐完善,乳牙开始萌出,咀嚼功能加强,可初步适应非流质饮食。
4.配制00mI酸乳,需在鲜牛乳中加入0%乳酸多少毫升
A.3B.4C.5D.6E.7
答案:C
考点:婴儿喂养配方
解析:配制l00ml酸乳,需在鲜牛乳中加入0%乳酸5ml,故本题选C。
5.一般小儿出生后何时起即可添加鱼肝油、果汁
A.~2周B.3~4周C.~3个月D.3~4个月E.4~5个月
答案:C
考点:婴儿喂养原则
解析:母乳和人工喂养儿生后个月起即可添加菜水和果汁,以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及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因此,小儿生后~3个月即可添加鱼肝油、果汁。本题答案为C。
6.下列哪种辅食可用于7个月小儿
A.碎肉和菜汤B.烂面和鸡蛋C.面条和青菜汤D.带馅的食品E.碎肉和饼干
答案:B
考点:婴儿喂养原则
解析:7~9个月的婴儿乳牙已萌出,应及时添加饼干、面包片固体食物以促进牙齿的生长,并训练咀嚼能力。由于消化功能进一步成熟,可添加烂粥、烂面、全蛋、碎菜、肝类等食品,使食谱丰富多彩。故本题最佳答案为B。
7.小儿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为
A.初生B.生后个月 C.生后2个月D.生后4~6个月E.生后8~2个月
答案:C
考点: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小儿第一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时间为生后2个月,复种该疫苗的时间为4岁。本题应选C。
8.卡介苗初种的时间一般为
A.生后2~3天到2个月内B.3个月C.4~6个月D.8~2个月E.2岁
答案:A
考点: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小儿卡介苗初种的时间为生后2~3天到2个月内。因此本题应选A。
9.下述哪项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
A.OT试验阴性
B.OT试验(+~++)
C.OT试验(+++)
D.OT试验(++++)
E.血沉正常
答案:B
考点: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卡介苗接种成功的标志是OT试验(+~++)。故选B。
0.初次接种百白破联合制剂的月龄是
A.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
答案:C
考点: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fl,JL初次接种百白破联合制剂的月龄是3个月。因此本题应选C。
.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初种月龄为
A.2~3个月B.4~5个月C.6~7个月D.8~2个月E.3~4个月
答案:C
考点:JL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小儿初次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月龄是6~7个月。因此本题应选C。
2.新生儿时期保健重点错误的是
A.建立家访制度
B.生后一个月访视2~3次
C.早产儿应保暖
D.访视中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E.进行生长发育监测
答案:E
考点:各年龄期儿童保健的重点
解析:于新生儿出生28天内家访2~3次(故B对),高危儿应适当增加家访次数,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人员实施。家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问题(A对),及时指导处理,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的程度,如在访视中发现医院诊治(D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暖(C对)。生长发育监测主要在婴儿期进行,因为此期体格生长最迅速,而不是在新生儿期间。故本题错误的是E。
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接种的4种疫苗是
A.卡介苗、麻疹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B.卡介苗、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C.卡介苗、麻疹疫苗、伤寒疫苗、霍乱疫苗
D.麻疹疫苗、流感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天花疫苗
E.卡介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
答案:A
考点: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预防接种的4种疫苗为: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Et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和麻疹减毒疫苗。故本题答案为A。
4.在小儿计划免疫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基础免疫制品
A.卡介苗B.百白破联合制剂C.脊髓灰质炎疫苗D.麻疹疫苗E.流感疫苗
答案:E
考点: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
解析: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岁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和麻疹减毒疫苗4种疫苗的接种,因此,本题选项中不属于基础免疫制品的是流感疫苗,故选E。
5.婴幼儿生理性哭闹常见的原因是
A.断乳B.尿布潮湿C.要挟家长D.口渴和饥饿E.昆虫叮咬
答案:D
考点:婴幼儿的保健特点
解析:婴幼儿哭闹可以是正常的生理要求,也可能是疾病的表现。生理性的哭闹多见于口渴和饥饿,因其无法用言语表达。故本题选D。
6.“初乳”适于新生儿喂哺,其主要原因是
A.乳白蛋白多B.不饱和脂肪酸多C.抗体含量高D.铁含量高E.钙磷比例适宜为2:
答案:C
考点:小儿喂养方法
解析:选C,抗体含量高。初乳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含丰富的SgA,早产儿母亲乳汁的SIgA高于足月儿。人乳中的SIgA在胃中稳定,不被消化,可在肠道发挥作用。因此初乳适于新生儿喂哺。
7.促进母乳喂养功能的措施,错误的是
A.对所有保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B.向孕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
C.帮助母亲早开奶
D.实行母婴同室
E.实行按时哺乳
答案:E
考点:母乳喂养的措施
解析:母乳要按需喂养,而不是按时喂养,尤其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九周,孩子吃奶还未形成规律之前,故“E.实行按时哺乳”错误;A、B、C、D选项均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正确措施,因此本题答案为E。
过关点睛:母乳喂养是按需喂养,不是按时喂养。
考点: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最大特点是
A.体格生长
B.神经发育成熟
C.内分泌调节稳定
D.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考点: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解析:在各系统中生殖系统生长发育最迟,从出生到青春前期一直缓慢生长,保持幼稚状态,功能处于静止期。到青春期生殖系统迅速生长发育,持续6~7年。因此,青春期生长发育的最大特点是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渐趋成熟。故选D。
第十九章法规与护理管理考点:护士执业注册的相关规定_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规定
A.护士注册的有效期为年且需连续注册
B.中断注册者如再注册必须按有关规定参加临床实践6个月
C.中断注册3年以上者将不予再次注册
D.护生进行专业实习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E.护士严禁泄露就医者隐私
答案:D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规定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为5年需连续注册(A错误),中断注册者超过3年的,还应当提交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医院接受3个月临床护理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证明(B、C错误),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E错误),护生进行专业实习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D正确)。
过关点睛:护生进行专业实习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医护都一样,一定有上级医护指导。
2.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具备的条件有
A.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B.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并取得相应学历
证书
C.通过卫生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D.符合卫生部规定的健康标准
E.以上均是
答案:E
考点:执业注册护士的申请条件
解析: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应当具备四个条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三,通过卫生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四,符合
卫生部规定的健康标准。因此选E。
过关点睛:本题属于记忆题,理解记忆并不难记。
考点:与护士临床工作相关的医疗法规
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医疗事故属于
A.一级医疗事故B.二级医疗事故C.三级医疗事故D.四级医疗事故E.五级医疗事故
答案:A
考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解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医疗事故等级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A选项),二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B选项),三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C选项),四级医疗事故系指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D选项)。选A。
过关点睛:医疗事故的四个分级应严格区分,是易考点。
考点:医院护理管理的组织原则
医院急诊科护理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应最优化,即达到
A.正规化、标准化、程序化
B.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C.熟练化、标准化、程序化
D.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E.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答案:D
考点:医院急诊科护理的管理标准
解析:标准化、程序化、医院急诊科护理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最优化的达标要求,故选D,本题属于实记性题目。
过关点睛:医院急诊科护理的组织管理和技术管理应最优化,须达到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
考点:医院护理工作组织结构
医院内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包括
A.基础护理和护理科研
B.基础护理和社区保健护理
C.基础护理和护理管理
D.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E.基础护理和护理教育
答案:D
考点:医院内的临床护理工作内容
解析:医院内的临床护理工作有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内容,但是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内容。
过关点睛:医院内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考点:医院常用的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化的几种表现形式除外
A.规格化B.统一化C.系列化D.规范化E.形式化
答案:E
考点:护理质量标准化的表现形式
解析:护理质量标准化的表现形式包括:规格化、统一化、系列化、规范化四种形式,没有答案E。
过关点睛:护理质量的实施是要实实在在的.并不是要表面的形式化。
2.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是实行
A.自由管理B.集权管理C.授权管理D.分级管理E.民主管理
答案:D
考点: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
解析:医院病房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方式为分级护理,护理管理的质量标准是落实分级护理制度,按要求定时做好患者临床护理,因此选D。
过关点睛:分级管理属我国的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我国的病房护理实施为三级护理。
考点:医院护理质量缺陷及管理
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
A.护理质量管理B.患者管理C.病区环境管理D.探视的管理E.陪护的指导与管理
答案:A
考点:病区的护理管理
解析: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管理,患者管理属于质量管理,病区环境管理属于病区的业务技术管理,探视的管理和陪护的指导与管理属于患者的管理,因此选答案A。
过关点睛:护理质量管理是病区护理管理的核心,其他选项均不属于病区管理的核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hl/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