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性骨折

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区别


常常听人们说:“你有骨质增生,

补补钙就好了”;

又有人说“骨质疏松要补钙”;

那么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

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它们的发病机理相同的吗?

骨质疏松发病机理: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由于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成骨细胞的活性显著下降,骨吸收多于骨形成,首先表现在松质骨的骨量减少,骨的细微结构发生变化,皮质骨变薄,骨密度下降,骨质量下降,骨的脆性增加,发生疏松的骨质,就好比一根完整的木材,被白蚁蛀得到处是洞一样,如遇轻微的碰撞就会发生骨折。

骨丢失原因:骨重建失衡;力学负荷减少;雌激素缺乏。

骨质增生发病机理

①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下降,关节韧带松弛,关节软骨老化,引起关节不稳定;②年轻人由于剧烈活动和过度体育锻炼,引起韧带-肌肉-骨的附着点损伤;③这样反复的慢性损伤,造成骨膜下出血、水肿、无菌性炎症;④人体对这种慢性损伤会产生局部自发修复,引发骨膜成骨和软骨膜成骨,形成骨质增生;⑤骨质增生的产生,就会引起关节僵直,关节活动受限;⑥当增生压迫了神经或器官,就会引起疼痛,如关节痛、腰痛、颈痛等;

63岁的李医院就诊,医生经过X线检查后诊断李阿姨为骨质增生症和骨质疏松症。李阿姨一时想不明白,自己既然是骨质增生了,为何还会骨质疏松呢?

这不奇怪,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可以同时发生。

骨质疏松症是最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骨质疏松症除了会引起全身性酸痛不适,最大的危害就是诱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这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骨质增生就是人们常说的“骨刺”或“骨赘”,是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之一。

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一种正常退化现象,到了一定年龄人在活动较多且负重较大的关节,如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关节周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这些增生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也不是引起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

所以人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骨质增生的存在,只需要注意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做适当调护即可。

如果增生的“骨刺”刺激到局部组织或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时,称之为“骨质增生症”,此时需要根据病情特点做相应的治疗。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看似相互对立的两种病因,它们有什么联系呢?是否可同时存在呢?从两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上进行详细解释。

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

导致骨质疏松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就是老年和妇女绝经,称之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当然,其他因素也会导致骨质疏松,如甲亢、激素、废用等,称之为继发性骨质疏松。

骨重建由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等组成的骨骼基本多细胞单位实施。正常人的骨吸收和骨形成是一种动态平衡;如果因老年、绝经、药物和其它疾病等因素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成骨细胞活性下降,骨吸收多于骨形成,导致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质疏松就悄然发生了。

骨质增生发生的原因

骨质增生的主要形成机制有三方面:一是因骨与关节退变或慢性损伤,骨质疏松骨萎缩使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变性,并刺激关节周围的骨膜,使新骨形成而成骨质增生,这也是关节的一种代偿机制;

其次是因骨与关节的中急性损伤,骨与关节周围有血肿及渗出物,被吸收机化而形成骨赘;

三是骨端的韧带本身会受到过多的牵张及压应力,会形成反应性增生形成骨质增生。

由此可知,骨质疏松是正常骨骼的骨密度与骨质量下降;骨质增生是正常骨骼以外新产生的骨赘;骨质疏松会导致微骨折,骨萎缩,加速关节退变,促进骨质增生的形成,可以说,所有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固此,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可以同时发生的。

患者如果同时出现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症该怎么办?建议:医院就诊和咨询,科学的了解病情及接受规范化治疗,切不可轻信偏方或保健品等盲目进补。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措施、药物干预和康复治疗。骨质增生症按照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原则,防治措施包括基础措施、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对症予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ilaoxingguzhe.com/pzsh/7871.html


当前时间: